找元宵节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3:29:26
要450字的,写好一点,不要告诉我网站,谢谢。

儿时的记忆里,元宵节就是母亲的汤圆和父亲的花灯。
每到正月十五,天光还未黑,小贩的零嘴、货郎的泥陶就再也流连不住我们好奇的步子了。早早回家,趴在洗得发白的八仙桌前,巴巴地看着母亲小心地将丸子放进一锅开水里,然后踩着方凳从碗柜的顶层抱出一个我只有在生病时才能见到的瓷罐,舀出几匙白糖加入锅里,盖上木锅盖。不一会,起盖,打起一个个白白的、胖胖的元宵丸。一人一碗,一样的大小,一样的颗数,元宵在汤水里泛着亮亮的白光,一下子就把闷了一年的馋虫给勾了出来。一口塞进去一个,噢烫,吐回汤匙,吹吹,塞回嘴里一咬,香香的甜甜的爽滑爽滑的味道就在唇齿间弥漫开来。幺尾的我总是先哥哥姐姐们吃完,舔干汤匙,腻腻的一声“阿姆”,期盼的眼光就粘在了母亲的碗沿。母亲斜着眼睛,嘴角就慢慢地弯了上去,成一轮弯弯的下弦月。下弦月说,元宵太甜腻了,我不爱吃,就将碗里的两颗拨到了我的碗里。
最是喜欢有闹元宵的元宵节。没读书的父亲,会带回一些竹片、细铁丝、棉花、彩纸……在过年的这段闲时里,父亲先是斟一杯茶,点一根烟,盯着这一堆细碎发呆,发呆过后就蹲在一堆杂碎前剪剪糊糊扎扎。开始,我会兴高采烈地转前转后,帮着拿剪子递纸片,一会就不耐烦了。等我的注意力重新被吸引过来的时候,那里早立着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斑毛风飞,瞳孔里有光一闪一闪,眨着我无限的困惑。虎,在县里的元宵会展上获得了一等奖,让我在后来的几天里威信大增。我反背着手昂首如公鸡,俯瞰着小伙伴,嗯,这是俺爸做的。父亲兴致好的时候,会顺手给我扎一个风筝或风车什么的,我无比崇拜地蹲在父亲面前,怎么也想不出那双青筋突出的大手,怎么会在三两下之间,就扎出一年的美好与童趣的。
结婚后,每到元宵节,公公婆婆总要集齐一家三代十八口人,煮一锅汤圆,预祝新的一年圆圆满满,顺顺利利。而今,当年那个煮元宵的妇人和编老虎扎纸灯的匠人已然去了遥远的天堂。初十那天,公公也因结石去了福州住院手术。高龄的婆婆血糖过高,不能食用甜品,幼小的女儿除了樱桃小丸子,就没有什么丸子入过她的法眼。于是,就放个盆子在电磁炉上,扔进几颗元宵,看着寂廖地浮在小碗里的几点银白,想,元宵圆,盼团圆,这应该就是元宵丸的心语吧。
闲不住的女儿在厅里不停地转换着频道,有“台湾”二字飘进耳内,心里一颤。此时,不知彼岸的元宵,圆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