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09维也纳音乐会上乐手突然离场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6:17:04
??? 怎么回事啊 好奇怪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啦
当时演奏的是海顿(海根)的告别交响曲第四乐章,这里面有的故事,,最初这部作品首演时,于是们都渴望回家,包括海顿,但不得不为王室演奏,于是,海顿就有了一个主意,就是在演奏时大家纷纷退场,最后只剩下几个人,知道一个人都没有,那个王室当然也懂音乐,他明白了海顿的意思,所以他就说,我们都放假吧!!!
于是,这个故事被传为佳话
2009年是海顿逝世200周年纪年,为此,维也纳爱乐乐团精心挑选了海顿的《告别交响曲第四乐章》,芭蕾伴舞在小城埃森斯塔特的埃斯特哈齐宫中进行。

我也看过这个画面,好象是故意安排的,可以增添一点儿乐趣。
至于这是什么用意,还不理解~~~

1766年,奥地利作曲家海顿任职的艾斯特哈齐府乐团的主人尼古拉斯公爵在一个可以俯瞰诺吉托拉湖全景的风光明媚的地区,修建了一座豪华、壮丽的宫殿,主人特别将它命名为“艾斯特哈齐堡”。宫内规定,管弦乐团的团员和杂役们都不许携带家属进入。该曲写于1772年,该年正值禁令执行特别严格的时期,多数的团员们全年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得住在宫殿里,见不到家人。海顿在乐团里一直是最有威望的团长,所以团员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想办法改善目前这种不便的生活。海顿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构思了一部交响曲,在乐曲的最后,请参加演奏的乐团团员在演奏完毕以后,一个个收拾乐器,吹熄谱架上的蜡烛退场,只留下极少数的人,孤单地继续演奏,借此表现出乐团团员们的心情。就这样,海顿写成了《告别交响曲》,调号也选择了代表孤寂的升f小调。 据说,当本曲首次在公爵面前演奏时,尼古拉斯终于领悟了其中的寓意。翌日,他马上传令让全体人员放假回家。

今年恰好是海顿逝世200周年,维也纳爱乐乐团挑选了这段曲子来纪念海顿。而今年的指挥巴伦博伊姆别出心裁地让乐队重现了当年的这一幕,获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让观众忍俊不禁,呵呵~

就是因为海顿的那个首演时的故事啦~因为大家那时已经外出工作了很久,都很想回家了,但是又没人敢向王室提出来,所以海顿才想到了这个方式来表达大家急切想回家的心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