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跪求明朝大槐树移民 山东五莲李氏族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4:16:09
我是山东日照五莲县中至镇人。现在已经掌握的情况是,祖先来自山西大槐树下,家里的老人都那么说。来的时候好像是弟兄三个,创建了我们村,以后李姓就成了我村第一大姓,后来听说别的很多村的李姓也是由我们这一支迁过去的。
我家本来有家谱的,好像可以追溯到明初朱洪武年间,家谱一式三份,一份在我老老爷爷手中,一份被哪个长辈70年代带去了东北,还有一份丢失了。现在东北的那个渺无音讯,我家的那个被家中老人不知什么原因烧了。难过啊,伤心死了,村中李氏家族都对此痛恨不已,但那时候条件不行,没有备份,烧了就什么没有了。听我父亲说,他还见过家中的家谱。那是老的发黄的竖着写的后后一本。嘿,要是不烧,现在都是文物级别的。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如今只希望能够依靠残留蛛丝马迹和大家的帮助,尽可能的恢复我们这一系。
据我的记忆,现在我村李姓辈名次序。。。尚,仕,有,志,成(保),公,同,为,良。。。再往前不知道,再往后也不知道了。不过据父亲记忆,他看过家谱,背过我听,只是音同,字不准。再往后次序是。。。。良,义,家,书,现。永,记,福,祥。业,经,少,武。忠,厚,延,长。。。。
当然以上都是口述,音也不一定准,字更不用说了。
说了不少,只是希望大家能帮助我,我良字辈,已经是家族中辈份最低的了,现在我儿子都快上学了,那我下一辈是什么呢,问老者,没有知道的,郁闷。难道以后起名要乱编胡造啊。难道李氏从此就无根无头了。非常郁闷。。。
废话说了不少,希望专家,对此有了解的,有知情的能够帮助一下,或者提供些可行性建议。谢谢。
分给的不多,毕竟是很麻烦的事。李氏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来,这个铁定无疑,不仅资料上这么说,家中老人也都是这样说。关于大槐树迁移的历史,已经很清楚了,希望大家再给些详细的资料啊。例如给我大槐树至山东至五莲这条线的李氏族谱分析,谢谢
谁能借我心中惑。回答好了可以再追加100分。

老祖籍洪桐县一代现有传世的为:继.厚.传.家.广.兆.德.炎.思.昌;万.群.士.绍.延.邦.国.永.振;月.成.兴.相.道。万.方.龙.元.天.学.高.先.宗.德.国.正.永.安.定.世.代.玉.朝.君。
李姓族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
费县马庄的李姓家族,辈序是"元、美、光、先、绪、敦、修、大、守、成、广、传、家、仕、本、唯、学、可、长、荣”。

清道光《李氏宗谱》列李金脉派的辈次为:“荣升芳建定,万代承宗明;世时乾坤太,子文应必兴”;清光绪《陇西郡李氏族谱》列李观脉派班次(班列的次序)为:“绍祖隆先泽,道德传家良;学士登魁首,荣华万载香”;“光宗思继述,世代发籍长;久远绵祖德,永赖振纲常”。
李世民当皇帝之后,后裔和全国的百姓们也开始想姓李和叫李 X X了。所以当年姓李的人增加。这样李姓的家谱就复杂起来。李氏后裔中,“世”字辈之后排辈为:谷.琰.宣.闳.伯.居.均.元.景.昌.思.时.嘉.显.廷.希.承.李.会.象.淑.廷.德.茂.储.荣.恩... 排辈多的能达好几十辈(代),少的仅有3-5辈(代)然后就不知后代如何起辈了。在这儿我也给朋友列举几例。有的只排辈:长.连.洪.林.秋??? 还有的排辈:促.上.自.作.维.传.士.仰.新.本.善.佳.锦.邦.瑞.启.占.乃.良.恒...以山东省为主的李氏:桂.明.福.印.德.林.兴.国.政.乡.田.传.九.洲;纪.克.永.传.清.明.和.顺。要有后人自已来整理。目前山东的(阳谷县)60代为一排辈的家谱最全了。家谱为:
继世传家葆.思国安庆章;乃祯鸿秀顺.福履永兴昌;
德臻绵长久.廉洁恭学良;忠义应琛省.立志建清光;
伟业奇广聚.春和寿益旺;祝华延圣景.恩尊效平阳。
在例如:(汕头一代的李氏)
陇西开统绪.冠冕盛大唐;将相功勋伟.经书道德祥;
守成嗣续绩.创业祖宗光;诗礼家声显.仕师世泽长;
学文兼习武.修纪并立纲;孝友充庭宇.臣邻重赞襄;
平居讲仁让.报国效忠良;积善有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