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是不是一会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1:29:52
。。。。。。。很急

大气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但二氧化碳并不是污染气体。温室效应主要是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臭氧空洞主要是卤族元素造成的.
有个误区一定要说明的啊,那就是 二氧化碳并不属于污染气体啊!

臭氧空洞是由于氟利昂等结构相似的化学物质造成的,与传统意义上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概念有些许的区别。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碳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以及动物废气(主要是P……)中所含有的碳氢化合物(如甲烷)造成的,当然还有二氧化硫等其他物质,在某些情况下,氟利昂的泄露不符合大气污染的范畴。温室效应是由于温室气体的原因,阻挡了太阳光热量从地表反射至太空的过程,造成地球温度变高;而氟利昂只能是说破坏了臭氧层,将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短波及中波紫外线带至地表,由于它们所含的能量较长波紫外线(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UVC?))强(长期暴露在它们的辐射下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甚至皮肤癌),大大加快了冰盖的融化速度,所以一些科学家也把氟利昂归到温室气体的范畴中来。
氟里昂制冷剂有R12、R22、R502及R134a
氟里昂134a(C2H2F4,R134a):是一种较新型的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为-26.5℃。它的主要热力学性质与R12相似,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是近年来鼓吹的环保冷媒,但会造成温室效应。是比较理想的R12替代制冷剂。
可能在分类之后还是比较明显的,除了这几种外还有其他几种,但已经都被禁用或停用,在此不再赘述。
当氟利昂上升到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氟里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然后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稳定,很快又变回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氯基……),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Cl+O3→O2+ClO ClO+O→O2+Cl
如此周而复始,结果一个氯氟里昂分子就能破坏多达10万个臭氧分子。总的结果,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O3—→3O2 (虽然反应中氟里昂分子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催化剂,但由于其参加了反应过程,因而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催化剂)。

氟利昂破坏臭氧层反应机理:
臭氧在紫外线作用下(反应条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