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到底是不是间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9:17:29
有人说曹刿有间谍之嫌,是吗?
论战的那个

论战的那个曹刿怎么可能是间谍呢?!

  曹刿,即曹沫,一作曹翙。生卒年月不详,主要活动时期在公元前7世纪初前后。春秋时鲁国知名武士。因为成功地协助鲁庄公指挥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而名垂青史。
  春秋时期,我国境内约有七、八十个大小诸侯国,各诸侯国之间的攻伐兼并十分激烈,战争绵绵不绝,胜败也瞬息即变。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锻炼了许多出身低贱的下层军士,也使得统治者和高层军事将领不得不经常听取他们的军事见解,以保证战争的胜利。因此,不少普通军士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战争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指挥齐军攻打鲁国,鲁国国君鲁庄公为保卫家园,决定应战。当时,齐、鲁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齐国是东方大国,国力雄厚,兵多将广;而鲁国,在春秋诸雄中则是比较弱小的。因此,许多鲁国人都对这场战争的结局十分忧虑。曹刿在仔细分析了齐、鲁两国的政治、军事、民心等状况后,决定进见鲁庄公。这时,有人劝他说,这些事情自有贵族们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曹刿觉得,在这类大事上,恰恰是贵族们不如卑贱者聪明和看得远。他不顾劝说,还是进见了鲁庄公。
  曹刿首先询问鲁庄公依靠什么去和齐国作战。鲁庄公认为自己有德政,说:“我从来不敢独享衣食的安逸,一定要分与其他人。”曹刿却不以为然,说:“这种小恩惠不能遍施于人,百姓是不会听命的。”鲁庄公又说:“祷告天地鬼神的祭品一定依礼而行,我不敢随便超过规定,祭祀必讲信诚。”曹刿还觉不足,道:“这是小信不是大信,鬼神是不肯赐福的。”庄公说:“对于大小案子,我虽然难于一一明察,但处理起来,务必求得符合实际情况。”听到这里,曹刿才满意地舒了口气说:“这是尽力于民的一类事情,可以凭此打一仗。如大王决定出战,我愿跟随前往。”庄公连忙表示同意。
  一切准备就绪,鲁庄公率军队开赴长勺(今莱芜东北),与齐军决战。曹刿同鲁庄公同坐在一辆指挥车上。两军列阵完毕,齐桓公便下令军士擂鼓叫阵,鲁庄公这时也打算擂鼓,曹刿连忙制止说:“还不到时候。”等到齐军接连擂过三通战鼓之后,曹刿才说:“可以出击了。”庄公于是下令冲杀。鲁军将士士气高涨,很快便将齐军击败。鲁庄公见状十分振奋,要下令乘胜追歼齐军。曹刿却再次阻止说:“不可贸然行事。”他跳下战车,俯身仔细察看了齐军的车辙,又登上车前的横木向齐军望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