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英法苏中德意日,按从强到弱排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1:13:21

美-德-苏-日-英-法-意-中

美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据说一年如果满负荷运作至少可以生产12艘航空母舰,也就是平均一个月一艘,其经济实力和军备生产能力是最强的。而且美国地大物博,石油、钢铁、粮食资源丰富,同时涌现了如巴顿等一系列优秀的将领。打仗很大程度上就是打资源,打补给,美国排第一应该没有争议。

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装甲/摩化部队,占领捷克后更拥有了欧洲第二大的兵工厂,而且本国内大力发展军备,加上民众对希特勒的盲目崇拜,导致了德国拥有很强的战备实力。而且在二战中德国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将领和参谋,运用新思想,结合机械化部队实现了进攻法国仅7天(也就是说在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设防地带每天平均推进280公里)就看到英吉利海峡的神话。

苏联: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在卷入二战前夕将大量重工业撤向后方,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苏联的武器精良,也不乏杰出的将领,但是在战争初期仍被德国压制(仅克里木半岛的战役中,先后累计12倍于德军的苏军被击溃、歼灭、俘虏)。苏联最后能击退德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俄国恶劣的冬季气候和强大的军备生产力(优势当然也包括大量的人口转化的兵员)

日本:军队的战斗能力很强,侵华战争初期据说战力比是1:28,也就是说28个中国士兵的战斗力才比的上一个日本士兵。空军的0式战斗机是当时最先进的非喷气式飞机,海军拥有大量航母(虽然多为轻型航母)。日本自然资源相对其他几个国家来说严重不足,然后长期占领中国东北,控制了东南亚的大部分区域,珍珠港一战而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实力不容小觑。

英国:陆军完全无法抵挡德国的进攻。海军实力不俗,迫使德国放弃了直接登陆英伦三岛的计划。二战中后期,虽然蒙哥马利在北非击败隆美尔,但是这场胜利可谓全无技巧,完全是靠占据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和补给才取得的胜利,个人认为换做其他的盟军将领来指挥一样可以取得胜利。

法国:虽然号称欧洲陆军第一强国,陆军装备和战术思想严重过时,被德军在境内肆无忌惮的推进,可谓颜面尽失。

意大利:意军是一只长败军。进攻苏联的时候意军由德军统一指挥,但是德军完全不能放心,如果不再意军的防线上安插德军的精锐,那么防线就会一触即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