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之战中诸葛亮要打的是魏国哪座城市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7:24:11

长安

五丈原之战: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败退。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名字由来:五丈原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南25公里处的秦岭北麓,是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魏蜀交兵的古战场之一,因蜀相诸葛亮巨星陨落此地而蜚声海内外。五丈原,原高40余丈,三面凌空,三面环水,东濒斜水(石头河),西临麦李河,北俯渭水,南依秦岭棋盘山,扼褒斜道北口,地势险要,据关陇大道南缘,山原相映,水绕将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以“高、平、旷、远、险”而闻名,五丈原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地方,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硝烟早已飘散,千百年来,它历经沧桑岁月,承载着诸葛亮的大名,任历史长河不断洗刷,诸葛亮与五丈原,人以地而传奇,地因人而著称,人地相映,永留史册。五丈原,汉以前的文献资料中无以考释,其名最早见于诸葛亮的《与步骘书》:“仆前军在五丈原,原在武功西十里”。诸葛亮在给东吴将领步骘的书信中,首次提到五丈原之名。原名何以“五丈原”命之,目前有五种说法:其一,民间传说,此原原名陂陀坡,秦朝时秦二世胡亥秋初西巡,在此见旋风刮起五丈尘柱奇观,挥毫写下了“五丈秋风原”而得名。其二,五丈原高一百二十余米,恰好相当于汉代的五十丈,五十丈读起来不顺口,古人简称为五丈原。其三,五丈原为一葫芦形台塬,中部最窄处,其宽度约为五丈左右,故称五丈原。其四,五丈原北原头最窄宽约五丈,故当地人称之为五丈原。其五,五丈原地形象汉代五珠钱的五字,原来称作五状原,由于方言中丈状不分,误传为五丈原。五种说法,究竟孰是孰非?第一种说法,纯属民间传说,更无确据,实难以此为证;第二种说法,原高五十丈,简称五丈原,照此说法原名当为秦汉时所始称。熟知之前不有名?且当时尚无精密测量仪器,何知原高为五十丈,预测成份颇多。由诸葛亮《与步骘书》“仆前车在五丈原,原在武功西十里”可知,三国时已有五丈原之名,究竟以何时得名,无可辨,第三种说法,据文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