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调研文?怎么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9:27:50
是大学寒假作业,没写过,怎么写啊?用不用做社会调查?查资料?

“大一统”文化的现象
美国学者鲁斯·本尼迪克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形式。"每个民族都是不可替代的,在文化都具有其自己的唯一性与特殊性。

对于文化的概念,我们也可从其类型来界定。关于文化的分类,我有自己的看法。民族文化是上位概念,代表国家;其次是地区文化,代表省市州;再其次是集体文化,代表小范围的群体;最下面的是个人文化,代表个体。于我而言,个人文化代表了个性,应该是最应该受到尊重与重视,可在长期以来个人文化却始终湮灭于民族文化或集体文化之中。

中国近代学者梁濑冥先生的分类是:"文化不外三个方面: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应该说,梁先生对文化的分类应该是到位的。精神生活方面就是指上文《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学术和文学等意识形态的东西;社会生活方面包括宗教、习俗等,也可以叫做"习俗文化";物质生活则就是一种吃喝玩乐文化。

我以为,在梁氏分类的三种文化中,中国一直都主要只有两种:习俗文化和物质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自然有着丰富的习俗文化;中国人能活下去,在底限上也就有自己的物质文化,但是我提醒大家,中国人缺乏真正的精神文化,而真正的精神文化是以独立文化人格为标志的。

无论是历史上的太平盛世,还是目前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它们与文化繁荣并不一定同时发生,国泰民安只说明物质文化发达,并不等于文化繁荣。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二者并行之时,但是二者悖行的情况也有很多。譬如,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才有史无前例的文化高峰;又如,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的军阀割据的局面与新文化运动并行不悖。因此,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并无逻辑因果联系。我们还可以发现,自古以来大思想家的物质文化往往是匮乏的,这是由于精神文化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物质文化只是精神文化的下位概念,因为人活着不只是为了物质生活,人的尊严恰好是在思想文化上,这也是人与动物的分界线。因此,我们判断一个民族的优劣,不应仅以物质文化为标准。

中国历史出现过的太平盛世(如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一直是"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