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为什么在冬天会变成固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8 18:06:35
我买了瓶食用油,但是冬天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忽然固定了一块,虽然还能滴出油来,但是总担心是不是坏掉了?

不会坏的,
中国粮油学会刘立法博士指出:“跟水在0摄氏度下会结成冰一样,液态的植物油在存放温度低于某一点后都会出现凝固现象,任何纯净的液态植物油在存放温度低于凝固点时都会自然凝固,而且即使是同一油品,因生产批次的不同或温度变化程度的不同,它的凝固或浑浊的程度也不同,并不代表油品的质量有问题。特级初榨棕果油与橄榄油以及花生油的凝固点大约为5摄氏度,普通的大豆油则为零下8摄氏度,而调和油根据配料的不同凝固点大多为2-13摄氏度。玉米油的凝固点为-10℃。

专家还指出,食用油并不是在低温下越清澈透明越好,纯正初榨的食用油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重点。油品出现凝固现象其本身品质没有任何变化,只要适当温热,就能使其自然融化,可以把油品放在暖气边或是40-60摄氏度的热水中便自然融化。为使用方便可将食用油放在15摄氏度以上的室温环境,则不会发生凝固。

具体原因:
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都会发生液态到固态的物理变化,食用植物油也不例外。食用植物油在一定低温下液态由澄清透明逐渐变为发朦,渐渐出现析出物呈固液混合状态,最后完全转为固态,通俗的说法叫结冻(与水结冰现象类似)。
固态的食用油是能够食用的。
食用植物油冬天凝固的物理变化,不影响产品的品质,食用油中的固体物质是饱和脂,不需要清除,植物油凝固后依然是甘油三脂,没有任何化学变化,温度回升后依然会变成澄清透明状态。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可以正常食用。带包装的大品牌食用植物油是经过严格质量管理体系,采用科学工艺生产的,其品质是更有保障的。

  一般说来,植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动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比如我们熟悉的猪油,平均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了40%,一般温度低于27℃,猪油就会开始结晶、凝固。

  花生油中平均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20%,并且其中的长链饱和脂肪酸(二十烷酸、二十二烷酸、二十四烷酸)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都高,因此在8~12℃的温度下,花生油就会开始发朦和析出固体(少部分花生油甚至在15℃以下就会开始发朦)。

  大部分菜籽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在0~5℃的温度下不会结晶但会一直发朦,那是油里的蜡脂低温析出的缘故,蜡在油中的含量很低,但是一旦析出就会影响油的外观。蜡脂的存在不会改变油的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