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在彼岸改写为诗歌或欣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5:23:02
朋友,我愿意真诚的告诉你: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 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做人,要有理想。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生活就没有奔头。
自从我做学生起,老师就谆谆教导我:祖国的接班人,要有理想。如果没有理想,生活就在荒漠中失了罗盘,迷失了方向;如果没有理想,生活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永不能飞翔.
啊,我懂得了,只有被理想充实了的人们,才会充满对生活的爱,找到果实累累的金秋,扬起生活的风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作出贡献.
然而,朋友,你是否细想过,理想,它在哪里?
我曾伸出双手呼问过苍天:理想在哪里?
我也曾冥思苦想过……
我踌躇满志地遐想,我长大要当博士,想着,想着,我仿佛看到,我已经站在探讨世界尖端科学的讲坛上,滔滔上绝地述说着独树一帜的见解。掌声如波浪,鲜花频频送入我的怀中……我陶醉了。但当我睁开眼睛时,我,还是坐在课桌前的我,讨厌的A、B、C袭击着我。我失望了懊恼了……
我又踌躇满志地遐想,我长大了要当医生,想着,想着,我仿佛已来到无影灯下,用手中的手术刀神奇地去为人 们消除病患……我沉醉了。但当睁开双目时,我,还是坐在刘桌前的我,教科书上各种讨厌的符号、名词困扰着我,我恨,恨那一个个方程式,恨那干 巴巴的生物名称,我失望了懊恼……
在憧憬加进了苦恼的折磨中,我开始反思,开始重新寻找理想,从心底向理想 发出呼唤……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是1917年9月,周恩来决定东渡日本求学,临行前写的七绝。诗中字字句句充满了作者的爱国热忱和忱救中华的豪情壮志。周恩来青年时代就有为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这绝不是凭空一想,而是专心致志刻苦学习,“面壁十年”才能“图破壁 ”。周恩来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才是他实现鸿志的根基啊!
意大利杰出的画家达。芬奇,青年时代他也曾幻想自己的末来,但他更多的是想现在该怎么做。为了练好基本功,他曾不停地画那外形单调、乏味的鸡蛋。他常说:“勤劳一日,可得一夜眠;勤劳 一生可得幸福长眠。”他憧憬一生的幸福,但他要求自己 勤奋地战斗一生!啊,行动,切实的行动,是通往理想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
妈妈就告诉我:
做人,要有理想。

自从我做学生起,
老师就谆谆教导我:
祖国的接班人,要有理想。

如果没有理想,
生活就没有奔头;
如果没有理想,
生活就在荒漠中失了罗盘,迷失了方向;
如果没有理想,
生活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永不能飞翔.

啊,我懂得了,
只有被理想充实了的人们,
才会充满对生活的爱,
找到果实累累的金秋,
扬起生活的风帆.

然而,
我曾找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理想在哪里?
我曾伸出双手呼问过苍天:
理想在哪里?

我曾踌躇满志地遐想,
我长大要当博士,
想着,想着,
我仿佛看到,我已经站在探讨世界尖端科学的讲坛上,
滔滔上绝地述说着独树一帜的见解。
掌声如波浪,鲜花频频送入我的怀中……

我又踌躇满志地遐想,
我长大了要当医生,
想着,想着,
我仿佛已来到无影灯下,
用手中的手术刀神奇地去为人们救死扶伤……

但当我睁开眼睛时,
我,还是坐在课桌前的我,
台灯闪着刺眼的光,
一打打试卷还在向着我招手。

于是,
我开始反思,
开始重新寻找理想。

日复一日地画鸡蛋,
是达。芬奇是通往理想之门的轨道;
一千吨沥青中的一克镭,
是居里夫人在奋斗中挺起的动力之源:
面壁十年图破壁,
爱国热忱是周恩来实现鸿志的根基。

我才真正懂了,
是的,理想,
你在彼岸,在彼岸……

朋友们,
让我们勇敢地拼搏在端急的河流中,
以奋斗的实际行动去挺进,以顽强的意志和艰苦的努力架设桥梁,
跨过去吧!
去彼岸拥抱理想吧!

(吐血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