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受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3:58:48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 御狂马者不得释棰策也操弓不反檠. 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 谤毁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将孔子的话的技巧加以分析
另举事例说服子路
急啊!!!!!!!!!!!!
快快快

孔子是在用婉转的语气劝子路,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春暖,苦口良药终究是和了蜜更便于下咽,
从文中可以看出,子路是一个很骄傲的人,和这样的人说话,
要他直接接受自己的建议的很难的,因此孔子在和他谈话中
运用了一定的技巧。孔子想子路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
但他了解子路好强自负的个性,所以先和子路闲谈,引出子路
的看法再加以引导,对子路这样的人就是要避其锋芒顺势引导,
这是很高明的。

再另举事例也只能是顺着子路的话说。
此人不可拂逆,否则是听不进人言的。

竹子需要加工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就像玉需要琢磨才能成为
美器。本身有天赋加上后天的学习,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水平。

孔子的话在以物喻人,把生活中最简单的物理来教育人.还可以有滴水穿石的事例,生活中这种事例还有很多.

sorry,i don't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