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7:42:24
简写,越少越好,但要写明白

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系统总结下吧
元宵节 2000年前西汉就有
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吃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
燃灯: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就被发扬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