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怎么看待打工与种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4:24:36

2月17日上午,省人大代表、邯郸市委书记聂辰席邀请了七八位邯郸来的农民代表来到驻地房间,就打工和种地展开了一场热烈讨论。
  聂辰席代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增加了收入。可是也有的地方出现了农民出去打工后,土地撂荒、粮食减产的问题。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大家有什么高招儿。
  宋良廷代表(馆陶县车疃村党支部书记):是啊,现在一家一户分散种地,成本高,和出去打工比起来,不合算。
  聂辰席代表:一个小伙子去邯郸打工,一个月怎么也能挣个四百五百的。老宋你们村人均一亩七八分的地,一年收入才多少钱啊!
  徐清伟代表(肥乡县三里堤村党支部书记):打工是比种地收入高,但是地也必须得种好。
  聂辰席代表:老宋,你们那儿搞得不错,说说是怎么做的?
  宋良廷代表:我们村有4000多亩地,2300口人。村里60%的地集中到了种植大户手中,我自己也包了600多亩地,搞花卉苗木种植,效益不错。规模种植把50%的农民从土地上解决了出来,使他们可以外出打工。种植大户每年给农民1000斤粮食的补贴,打工者又能从外边再挣一份钱,两头实现了增收。现在我们村人均收入达到了4200元。
  冯美芹代表(成安县农民、成安镇草莓协会副会长):我们走的是另一条路。带领大家搞特色种植,也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去年我们协会在全县推广了1000亩芦笋,每亩收益达到了八千到一万余元,加上原来的1500亩草莓,带动了全县20多个村的200多户农民致富。
  聂辰席代表:老徐,你们有什么打算啊?
  徐清伟代表:我们村刚刚开了村民大会,计划把村里百十亩地集中起来,农民以地入股,发展养殖业,村民的积极性很高啊!
  聂辰席代表:你们说得都很好。看来不离开土地,农民富不了,但出去打工的同时,还得把地种好。怎么样才能既把地种好,又不耽误外出务工呢?大家的经验值得推广,那就是要让土地向规模大户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规模经营让更多的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样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但一定要保证土地在流转过程中不能减少,粮食生产不能减少。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啊? 代表们鼓起掌来:没错没错,这是一条好路子……

站个人立场是打工,站国家立场上是种田。
粮食是必须品,需求跟价格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