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项羽破釜沉舟和古代史官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9:30:06
项羽破釜沉舟不是大败秦军么。然后后代就有人也模仿项羽,结果失败了。我记得原因好像是跟什么新兵老兵有关。求这一典故。
另外春秋啊还是战国时有个人弑君夺权,结果史官就如实记载,那人怕遗臭万年就杀了史官,换了个新史官却仍如实记载。也求这一典故。
第二个回答的很好谢谢。
至于第一个问题,我印象里也是历史故事并不是小说里的。
不是失街亭。。我记得那位仁兄就是照搬的“破釜沉舟”,结果大败啊。。

关于破釜沉舟的不知道,各种小说上面说的太多了所以就没有记得具体历史上面的是哪个。

关于秉笔直书的:春秋时,齐庄公与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崔杼知道后,便设计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景公。崔杼也自封为相国,飞扬跋扈、专断朝政。但他对弑君之罪十分惶恐,特别是担心被史官记录在史册上,留下千古骂名。于是他下令将专管记载史事的太史找来,说道:“昏君已死,你就写他是患病而亡。如果你按我说的意思写,我一定厚待于你,如若不然,可别怪我不客气!”说罢,崔杼拔剑在手,杀气逼人。齐太史抬头看了看崔杼,不慌不忙地拿起竹简,提笔而书。书罢,他将竹简递给崔杼。崔杼接过竹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某年某月某日,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挥剑杀了太史。按当时的惯例,史官是世袭的。于是,崔杼又召来太史的二弟说道:“你哥哥竟然不听我的命令,我已处决了他,今后由你来接任太史之职。你就写庄公是病死的,不然,那就是你的下场。”他指着太史的尸体,恶狠狠地说。他满心以为太史的二弟会慑于他的淫威而从命的。可是只见太史二弟冷静地摊开竹简,提笔写道“ 某年某月某日,崔杼弑其君。”崔杼怒不可遏,又拔剑杀了太史二弟。接着他又将太史的三弟召来,凶狠地说:“你两个哥哥都已经死了,难道你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如果改变写法,还能有一条活路。”但太史的三弟平静的回答:“按照事实秉笔直书,是史家的天职。与其失职,还不如去死。”结果还是在竹简上照直而书。崔杼被气得七窍生烟,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把太史的三弟碎尸万段,但最终怕惹起众怒,不可收拾,只好强压怒火放了太史的三弟。齐国的另一个史官南史氏听说太史兄弟皆被杀害,抱着竹简急匆匆赶来,要前赴后继,接替太史兄弟将崔杼的罪状记载史册,见太史三弟已经据实记载,才返回去。于是史书上便留下了这样的话:“周灵王二十四年,齐庄公六年,春三月乙亥,崔杼弑齐庄公光于其府……”。终于将崔杼的恶行真实地记录下来,为后世留下了确凿可信的历史资料。而齐太史兄弟不畏强暴,前仆后继,秉笔直书的义举也永载史册,为历代所传诵。

========================================================
第一个确实是不知道了,不过觉得失街亭也很像破釜沉舟。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