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谋攻》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0:23:19

在谋攻篇中,有很多词类活用现象,比如“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的“全”,是“全部”的意思,应该是副词,这儿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使……全部屈服”;“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的“坚”字,原来是“坚持”的意思,应该副词,这儿活用为动词,死打硬拚,坚守到底的意思。类似的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了。

一、 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的字词:
1.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完整;破:形容词作使动词,使...残破)

2.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

3.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蚁:名词作状语,像蚂蚁一样)

4.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久:形容词作动词,长久作战)

5.必以全争于天下
(全:形容词作名词,全胜的战略)

6.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7.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十、五:数词作动词,有十倍,有五倍)

8.识众寡之用者胜
(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众多的士兵,极少的士兵;用:动词作名词,运用方法。)

9.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患:名词作动词,造成祸患)

10.是谓乱军引胜
(乱:形容词作动词,扰乱)

11.以虞待不虞者胜
(虞:动词作名词,有准备的情况)

12.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能:名词作动词,有才能)

二、简介:
《谋攻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三篇,高度总结了中国古代用兵之道,具有极高的学习实践价值。
《谋攻篇》着重讲述用兵打仗“必以全争于天下”,即力求“全胜”的思想和策略原则。内容大致分为四部分:
一)提出用兵作战应力求“全胜”;
二)提出在万不得已时,进行流血战争所应掌握的基本策略和战术原则;
三)强调三军统帅,作为君主的辅佐,责任重大其辅佐的周密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