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逸老致虚庵 作者情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2:45:13

题胡逸老致虚庵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①。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②。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③?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遗金满籯:据《汉书·韦贤传》,韦贤号称邹鲁大儒,教育了四个儿子,都很有成就,所以当地有谚语说:“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这两句的意思是:家有万卷藏书,用来教育孩子,就能够使他们拥有美好的品德,成为有用的人才,而只为后代留下许多财富,处理不好的话,则往往会给他们招来灾祸。

②这两句的意思是:能够乐善好施,树立起良好的风范,一定会有好的传人。《东观汉记》载,梁商遇到灾年,就令仆人赶着牛车,把米盐菜钱送给饥民,甚至连自己的姓名都不留下。又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孔融写信给韦端,称赞他的两个儿子道:“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③灵台:指心。这里暗用了神秀和慧能的那两首著名的偈语。

赏析
赏析
【赏析】

这首诗的前半实际上宣扬了佛教的一个普通的观点,即行善必有福报。《后汉书·楚王英传》注引袁宏《汉纪》说:“(佛教)又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善恶皆有报应。”又可以说是“福田”,《无量寿经净影疏》:“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名福田。”这是从侧面点出题意“致虚”。从表面上看,遗金是实,遗德是虚,然而,遗金常作灾,遗德则珠生胎,如此,孰虚孰实,读者自不难体会。以下接着前面的议论说,转而写景,正面把“致虚”的含义揭出。此庵虽虚,然宴坐其中,青山绿水,纷至沓来,何虚之有?然惟其虚,才能包纳万境,吞吐万象,这里鲜明地体现了事物的辩证法,形象地说明了佛家的“空”观。《坛经》中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也就是诗中所表达的意思。从句法上看,“山随”二句打破了正常的语言结构,将本应是“宴坐看山画图出,夜窗观水风雨来”变成了“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将所要观察、描写、突出的对象提到前面,不仅使得句法兀拗不平,波澜起伏,而且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