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0:22:34
我不知道这个龙船节

中国 的苗族

汉族

苗族

龙船

是苗族的节日。
汉族的端午节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居住黔东南的台江、凯里、剑河、施秉、镇远等县的苗族也有在农历五月过龙船节竞渡龙舟的风俗,时间不在农历五月初五却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龙船节苗语叫“咋瓮”(意即划龙船),又名“娄瓮”(意即吃龙肉)。
龙,是苗族人民心目中吉祥和力量的象征。苗族的龙船很别致,一般是一株大杉树或大梧桐挖成。分母船和两侧子船三部分,母船的船中心前后共六舱,中四舱装载着龙船节期间亲友馈赠的猪、羊、鹅和竞渡水手食品,两侧子船则为水手划桨之地。苗族划龙船是站立着划桨的,不同于汉族的坐着划桨。船身长20米左右,船头翘起水面很高,安装上一个大龙头。龙头雕刻精美,宛似牛角的龙角上,通常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语。平时,龙船放在专放船体用的“龙船硼”内。有的“龙船棚”还写满楹联,如:“龙船千古事,忠孝一生兴,典祀千年重,绵延百事传,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兴’等等。横批则多为“民众团聚”、“万宝来朝”。两个角尖之间拉一根细绳子,挂上小红旗。角后有四根一米多长的野鸡毛立着,显得很威风凛凛。船尾也翘出水面,插着芳草,名曰“凤尾”。
★苗族龙舟竞渡具有悠久的历史,明(嘉靖)《贵州通志》卷三“风俗”记载:“镇远府端阳竞渡。府临河水,舟楫便利,居人先期造龙船,绘画首尾,集众搬演居戏。以箬裹米为粽,弃水中。拽船争先得渡者,是岁做事俱利焉”。清(乾隆)《镇远府志》卷九“风俗”:“重安江由秉入清江。苗人于五月二十五日亦作龙舟戏,形制诡异以大树控槽为舟,两树并合而成。舟极长,约四、五丈,可载三、四十人。皆站立划桨,险极。是日男女极其粉饰,女人富者盛装锦衣,项圈、大耳环,与男子好看者答话,唱歌酬和,已而同语,语至深处,即由此定婚,甚至有时背去者”。清(同治)徐家翰《苗疆闻见录》:“(苗人)好斗龙舟,风以五月二十日为端节,竞渡于清江宽深之处。其舟以大整木刳成,长五、六丈,前安龙头,后置凤尾,中能容二、三十人。短桡激水,行走如飞。”
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为苗家龙船节的正日,而早在五月十八九日,就得将龙船洗刷一新。至二十二、二十三两天,将母船于船系为一体并安上龙头。二十四日隆重举行开划仪式,在河边或缓口有龙神之位的井边、沟边,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