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提高生活质量的途径有哪些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4 20:19:49
我本人认为品德修养也是生活质量高的表现之一。

我赞成”品德是高质量生活一部分“,看看以下更专业的说法吧。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以GDP指标作为衡量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标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样的评价体制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评价标准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

割裂GDP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无疑是错误的,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GDP是国家和城市的,生活质量才是平民百姓的。因此,生活质量的评价才是贴近市民、以民为本的体现。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这样的评价才能凸显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主体性价值。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城市逐渐发展为人们集居生活的载体,承载着人类的梦想与向往。按照历史进步论的话语解释体系,城市应该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但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城市在现代化的机器轰隆中发生了异化,诸如交通堵塞严重、居住成本畸高等因素使得很多人对城市产生了恐惧。本应适宜人居的城市成了最不适宜人居的地方,不得不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悲剧。这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无疑给包括北京在内的所有城市敲响了警钟,而北京的高房价和低社保,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会使更多的人为北京的发展付出代价。因此,审视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分配策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体现城市价值的亟需。从根本上说,城市不是用来观赏的风景,而是用来安身立命的居所。 (任孟山/华夏时报)

城市生活质量应多和居民“幸福感”挂钩

中国城市论坛首次发布报告,对中国GDP排名前100位城市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排行,深圳、东莞、上海和北京位于排行榜前列。据有关人士介绍,这个排行采取了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方式,考核内容多达12项。应该说,在操作者设定的评价体系里,这个城市生活质量报告应该是客观和严谨的,有助于城市管理者从中寻找借鉴。

不过,既然是生活质量报告而不是经济报告,这样的排行还是应该多一些“主观因素”,不然很容易让人产生“没感觉”的感觉。在12项考核内容里,涉及城市居民心理感受的很少,因此,这个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差了些人情味,说得更时尚一点,也就是没有充分考量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幸福感”这个东西看起来很没有标准、难以衡量,但是缺少了“幸福感”这个维度,再硬气的生活质量也欠缺了说服力。毕竟,生活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