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与素材的关系(文学概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3:52:04
很急很急 请大家帮帮忙!谢谢了!

第一,由零星、局部、各不相关的分散状态,整合为统一有机、血肉丰富的生活整体。素材是
作家分别地得自于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心理、情感状态之下的,它是最大特点就是“分散”而由素材变
为题材,就需要作家给予“整合”。这一“整合”的过程即选择、提炼的审美加工改造过程。可见,
“有机整体性”正是文学作品的题材的审美特征之一。

第二,由浅层芜杂的众多直感,凝聚为深层的审美创造成果。素材不仅具胡分散性,而且具有
直感性。而由素材变为题材,就需要作家给予“升华”,这一“升华”的过程即作家进行深层开掘、深
层感受的审美创造过程。经过这一“过程”,显现在文学作品中的题材就成为了蕴含着作家深层思维成
果和鲜明情感倾向的一组“生活材料”了。可见,“具有深刻蕴含”是文学作品的题材的又一审美特征。

第三,由原生态的生命力和生动性,转化而为显现着作家创造性本质力量的艺术魅力。素材是
作家从客观的社会生活搜集、积集起来的“生活材料”,因而它带有生活本身的生动、鲜活的特点,散
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但也正是因为素材直接来自于社会生活,未经作家的加工,磨砺,所以它必然又
是粗糙、琐屑。而由素材变为题材,就需要作家给予“去粗取精”。这一“去粗取精”的过程即作家充
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把素材本身的原生态的生命力生动性转化为一咱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的创造过程。
可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文学作品的题材具有的第三个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