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谷善饥为中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7:07:54
中医消渴问题

聂文涛方解:糖尿病始见于《黄帝内经•奇病论》,名为消渴。中医所论消渴,肺热伤津、口渴多饮为上消;胃火炙盛、消谷善饥为中消;肾不摄水、小便频数为下消。肺燥、胃热、肾虚并见,或有侧重,而成消渴,缺一而不能成此病。地黄丸现名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擅补肾阴而泻湿浊虚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述六味地黄丸适用于消渴,麦味地黄丸是在地黄丸基础上加麦冬、五味子。强化敛肺纳肾的功用。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麦味地黄丸: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适用于肺肾阴虚之消渴。)

中消∶胃热炽盛。
症状∶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乾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黄连、山枝、知母、石膏。便秘可用增液承气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