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关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5:27:49
怎么读? (中文哦)

大散关就是地名,在今陕西宝鸡淮水即淮河.公元1141南宋高宗年间与金订立<绍兴和议>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

da第四声
san第三声
guan 第一声

大散关 :
dà sàn ɡuān
1.关名。在陕西宝鸡西南的大散岭上。也称散关。

大散关
San-kuan Pass
亦称散关山口。亦作Sanguan Pass。
中国陕西省的关隘。位于陕西宝鸡县南大散岭上。北连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散关当山川之会,扼西南、西北交通要道枢纽。亦称崤谷。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由此通过。
大散关亦称散关,关中四关之一,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 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穿关而过,千年天堑变通途,一批旅游场馆业以兴建。山岩上所留前人镌刻的“古大散关”几字尚见。
大散关,亦称“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清姜河岸。因置关于大散岭而得名(一说因散谷水而得名)。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遗址、范围为南起秦岭梁,北至二里关。
散关设于西汉(一说散关之名最晚当始于秦代),废弃于明末。现在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块。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
大散关是关中西南唯一要塞。自古以来由巴蜀、汉中出入关中之咽喉,“关控陡绝”,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正如《史记》所载:“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固关中”,因而,这里也就成为了历代兵家看重和必争之地。历史上争夺散关之战有70多次。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采取韩信之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汉中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经由此关;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延岑引兵进入散关至陈仓;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自陈仓过散关;蜀汉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