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如何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3:58:42
1,之前觉得可以用人性自私来解释,但细想之下,觉得它跟社会主义的理想很接近。如果人性是自私的,那岂不是连社会主义也否定了?
2,《天朝田亩制度》由于太平军那会忙着打仗,基本上没有实施,没有实施的事情何以保证一定不行呢?

学生愚钝,请明白人指点。

《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历代农民、“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具有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同时它也具有空想性:体现了绝对平均的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现均贫富,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这也反映了农民的局限性。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在这方面,与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中的思想有相似之处,但两者有本质区别,前者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太平天国则是农民运动,是农民阶级。社会主义的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它是生产力和人民素质高度发达的社会,到那时,人民热爱劳动,没有私心,共同富裕是有物质基础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不存在空想性。而我们现在只是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我们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
不错,没有实施的事情不可保证一定不行,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我们说的是它具有空想性,并没有说它不行。它依然具有革命性,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而且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我们知道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而明显的是《天朝田亩制度》中反映的生产关系是脱离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的,农民阶级具有他的局限性,与所宣扬的理想的经济基础是不相适应的。
求同存异嘛!

  空想性:首先,这种平均分配土地的制度无法实施,是一种空想。主要是它在现实社会中缺乏可操纵性。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要平分土地,首先要丈量土地,评估土地的等级,并分为九等。而且,还要核实人口,其工作量相当大,且当时战争连年,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其次,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看似给农民平均的分得了土地,但事实上绝非是给农民平分了土地。“颁发田凭是为了证明:‘身份田产,并无假冒’。田凭具有法律效力,‘以后如有争讼霸占一切情事,准花户禀请究治”。[发田凭只是天国政权在其所控制区域内,承认“耕者有其田”,以保护农民的劳动成果不至为地主所掠夺,体现了天平天国运动的反封建斗争精神。但它也恰恰说明了正因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无法实施的空想性,使得天国政权不得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