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与09年大旱灾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7 22:46:26

没有什么关系,我国今年大旱完全是气候原因,罪魁祸首就是全球变暖.

京杭运河与今年得干旱没有直接关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得:今年北方干旱。水利部门可以通过京杭运河,紧紧把长江的水向北调(南水北调)。以缓解北方农作物得旱情!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贯通我国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而又因为近代的交通与城市的发展,可以通航(真正意义上的)得只是扬州以南的部分。而09年的干旱更是减少了京杭运河河水的来源,也就加剧了河道的淤积与干涸,同时也更减弱了它通航能力。
京杭运河的淤积使得其河水水域面积减少,我们知道一定的水域可以改善一地的气候,而京杭水域面积的减少也使得其地域气候的调控能力减弱,也就加剧了干旱发生的可能性。
二者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相互性。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
①第1期运河。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②第2期运河。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部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说炀帝为了到扬州看扬州市市花——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长82公里(这个长度似乎不可信,因为我家住在通州,在北京上班,不可能有82公里。另外,通惠河的定义是什么?起于哪里,止于哪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