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淮海战役 读后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8:48:39
历史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淮海战役的读后感(好象有电影吧,也可能是观后感),我天生学不好历史,谁有啊,要是初二的,最好是网上没有的,帮帮我啊,我磕头感谢~!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次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海州,西迄河南商丘,北起山东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国民党方面称之为徐蚌会战。

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分别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特别是济南、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全国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蒋介石为了固淮守江,屏障京沪,将其精锐部队五个兵团二十九个军约六十万人,后增至约七十万人,猬集于徐州及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沿线。194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华东、中原野战军集结总兵力六十余万人联合作战,求歼刘峙集团于长江以北;16日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筹与领导淮海前后方一切事宜。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六十六天,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中间突破,歼灭黄伯韬兵团。华东野战军七个纵队于11月 6日向新安镇地区急进,求歼黄伯韬兵团。7日,黄兵团西撤。8日,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率三个半师共两万三千余人在贾汪、台儿庄地区起义,解放军山东兵团趁势越过该部防区,直插徐州以东,切断黄兵团西逃退路,并将其合围于碾庄地区,围攻打援,从徐州东援的两个兵团被华东八个纵队阻止在碾庄以西,22日全歼黄伯韬兵团。击毙兵团司令官黄伯韬。中原野战军为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以主力直插徐蚌线,于11月15日攻占战略要点宿县,切断了徐州与蚌埠间的联系,孤立了徐州。

第二阶段 歼灭黄维兵团,合围西逃的杜聿明集团。蒋介石为挽救危局,急令黄维、李延年、刘汝明三个兵团与徐州守军南北对进,打通徐蚌线。总前委针对敌情,决定首先围歼孤军冒进的黄维兵团。11月25日,中原野战军主力将黄维兵团围于双堆集地区,华东野战军八个纵队部署在徐州以南,阻止徐敌南援。黄维兵团向蚌埠方向轮番突围,均失败。蒋介石乃令杜聿明集团放弃徐州,绕道萧县、永城南下,解黄维兵团之围。29日,杜聿明率三个兵团及党政军机关约三十万人,沿徐州至永城公路向西南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