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K细胞与NK细胞是平行关系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3:12:00
还是包容关系、隶属关系?

杀伤性淋巴细胞(killer lymphocyte):简称为K细胞,是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成,占血液中淋巴细胞总数的5%~7%,较T、B淋巴细胞少,而体积略大,是中型淋巴细胞,其直径约为9~12μm。胞质内有溶酶体和分泌颗粒。K细胞膜上有Fc受体(抗体的受体),当抗体与靶细胞(抗原)结合时,K细胞以Fc受体与具有特异性抗体的Fc端相结合,使靶细胞迅速失去活性,而杀伤靶细胞。K细胞必须在抗体协助下才能具有免疫杀伤作用,所以K细胞又称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细胞(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 cell,ADCC),K细胞主要攻击比微生物大的靶 细胞,可以是病毒感染的细胞,如慢性活动性肝炎中的肝细胞,由于这种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吞噬,K细胞具有细胞外的杀伤作用,将它们清除,对肿瘤细胞也有明确的杀伤作用,在异体移植病人的外周血中的K细胞增多,说明K细胞也参与排斥反应。
自然杀伤性淋巴细胞(natural killer lymphocyte):简称NK细胞,是由骨髓中淋巴细胞分化而来,占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2%~5%NK细胞在人体内分布广泛,以外周血和脾、淋巴结中NK细胞活性最高。在中空器官的管壁固有层和一些实质性器官的间质中,均有NK细胞存在。在骨髓中NK细胞活性较低。NK细胞是大淋巴细胞,平均直径为12~15μm,胞质较多,在胞质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故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LGL)。核呈卵圆形,在电镜下,胞质内的嗜天青颗粒是溶酶体,核内染色质丰富,异染色质多在边缘。在细胞表面有短小的微绒毛。NK细胞不需抗原激活,更不需抗体的协助,它可直接杀伤靶细胞,例如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NK细胞的这种抗感染和抗肿瘤的杀伤作用是广谱的。所NK细胞是非特异性的杀伤靶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消灭癌变细胞的第一道防线。还有一种学说,认为NK细胞和K细胞在形态结构和表面标记均相同,是同一种细胞,但免疫作用形式不相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多数学者认为是:自然杀伤细胞NK、与杀伤细胞K是平行关系。但对于K细胞独立的分类地位仍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