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哪个词先出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4:13:04

天涯(tiānyá)
1、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天涯同是伤沦落,西望峨眉,长羡归飞鹤。——宋·苏轼《醉落拓》
2、古诗《天涯》
作者: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此诗冯《谱》编于大中九年(855),时商隐在梓州柳仲郢幕。张《笺》编在大中五年(851),时商隐在徐州卢弘止幕,并云:"'春日天涯',点时点地。'日又斜',府主又卒也。'最高花',所指显然。冯编梓幕,大误。"刘、余《集解》云:"义山诗中,'天涯'一语,或指桂州,或指梓州。此诗就诗中所抒写之感情论,似作于梓幕较为合理。"冯《注》引杨致轩语:"意极悲,语极艳。"屈复《玉溪生诗意》:"不必有所指,不必无所指,言外只觉有一种深情。"此诗写天涯沦落,又值春残日暮,人有情而鸟无意,伤春伤时又自伤身世。"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句,比之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更为美艳而沉痛,激越而悲凉。张《笺》落实"最高花"乃指卢弘止,并以"日又斜"喻卢之亡故,似过于执着于本事。
天涯,极言离别之远。

海角
1.本指突出于海中的狭长形陆地,常形容极远僻的地方。 元 范梈 《游南台闽粤王庙》诗:“海角钓龙人杳杳,云间待雁路迢迢。” 元 张雨 《答杨廉夫》诗之二:“诏书宽大到海角, 河 北饥氓争倒戈。”
出 处 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阴谋诡计 面无由,但以情企。”宋·张世 南《游宦记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 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 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阴谋诡计 面无由,但以情企。”宋·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