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夜半听鸡梳绿羽,大道走马入红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3:15:26
还有一句:”秋挽朱帘暮雨歇,参差烟树五湖凝.”是什么意思?

从字面上理解:
前一句很有些入世、辛劳、奋进的意思。
深夜闻听鸡鸣,整理自己的行装,(虽然从字面上可理解成鸡梳理羽毛,但那声音是很轻微的,作者能听到或察觉到,不太可能),奔入宽广的道路投入纷杂的人世。

后一句重写景,写有些闲暇的意趣。
秋日的傍晚,雨停了,掀起了珠串的帘幔(朱通珠,或解释为红色,我倾向于用珠)向外看去,树的影像在还未散去的雨雾里或浓或淡隐约呈现,而湖中的水早已恢复了它的平静,凝滑无波。

“夜半听鸡梳绿羽,大道走马入红尘”这句话是仿唐代诗人王建的诗:“从军后寄山中友人”中的两句,原文是: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夜半听鸡梳白发,
天明走马入红尘。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
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
王建(约767~约831后),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门第衰微,早岁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贞元十三年(797),辞家从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荆州等地,写了一些以边塞战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篇。在“从军走马十三年”(《别杨校书》)后,离开军队,寓居咸阳乡间,过着“终日忧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元和八年(813)前后,“白发初为吏”(《初到昭应呈同僚》),任昭应县丞。长庆元年 (821),迁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在长安时,与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杨巨源等均有往来。大和初,再迁太常寺丞。约在大和三年(829),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大和五年,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刺史,贾岛曾往见赠诗。此后行迹不详。王建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王建的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今传刻本有:《王建诗集》10卷,南宋陈解元书棚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此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刊本校补排印。《王建诗集》8卷,明汲古阁刻本。《王建诗》8卷,《唐六名家集》本。《王司马集》8卷,清胡介祉刊本。《王建诗集》10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宫词》 1卷,有单刻本及明顾起经注本。

世间娶容非娶妇,中庭牡丹胜松树。九衢大道人不行, 走马奔车逐斜路。 .....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