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职能?并举例加以说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8:42:11
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职能?并举例加以说明

货币职能的重点分析

  (1)价值尺度。①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用货币来衡量表现商品的价值。②货币通过价格来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自身的计量单位即价格标准。③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有:价值、供求、货币自身的价值(实践上表现为纸币发行量)、国家的经济政策、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竞争。④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特点在于:它可以是观念的货币,而不需要是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用货币来购买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称为商品流通。②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在于:它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又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正是这一特点的不断发展最终导致了纸币的产生。③流通手段在现象表现为现货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④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总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⑤纸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量要求与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如果不适应,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这二者分别对应于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这两种宏观经济形势。

  (3)支付手段。①支付手段是随着商业信用(赊帐买卖)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在现象上表现为“先给货,后付款”。支付工资、利息、税收、租金等行为,都属于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②支付手段的出现,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增大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4)贮存手段:货币执行贮存手段的职能,也就是把它作为社会财富的确良般代表贮存起来。执行贮存手段职能的货币,本质上只能是黄金向银等贵金属。纸币在一定条件下承担贮存手段的职能,其前提是币值稳定。在由纸币承担贮存手段职能时,流通中的货币量无法由市场自发调节,而必须依靠政府的专业调控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