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的后遗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7:13:40
手术麻醉后三个月才有头晕的反应,可能吗?

全身麻醉是指从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出现可逆性意识丧失、痛觉消失的状态。
  17世纪之前,需要进行手术的病人靠用酒精、鸦片、莨菪或曼德拉草根来减轻疼痛。然而,使病人失去知觉所需要的剂量很大,常常是致命的。17世纪后,手术是在病人处于抑制状态下进行的,因此,病人常常因疼痛而大声尖叫。
  麻醉药的发现纯属偶然。1799年,汉弗莱·戴维发现,如果他吸入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会使自己发笑。他邀请朋友们参加“笑气”聚会。
  后来在1815年,另一位蓍名的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现了乙醚也有类似的作用,并邀请他的朋友来享用。
  直到19世纪40年代一位名叫杰克逊的化学家建议他的学生,即牙科医师威廉·莫顿,应用乙醚进行局部麻醉。当他用乙醚麻醉一颗将要钻孔的牙齿时,发现病人的整个口腔都失去了知觉,他想知道可否将乙醚用于全身麻醉,于是他先在动物身上,后在自己身上进行了实验。
  1848年10月,莫顿公开演艺了用乙醚麻醉全身,无疼痛地切除了一位病人颈部的肿瘤。从那以后,乙醚迅速得到 广泛的应用。
  麻醉的迅速采用终于使手术变得不疼了,然而,教会却禁止在分娩时使用止痛剂,他们坚持认为,《圣经》说过分娩应该是痛的。1853年,维多利亚女王在生产时用了麻醉剂。以后分娩时用麻醉剂逐渐被广泛接受。

  所以最好请不要全身麻醉!
  祝你身体健康!

不可能,是心理作用,不要把麻醉剂想的那么可怕就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