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赵善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1:03:58
水调歌头

山险号北固,景胜冠南州。洪涛江上乱云,山里簇红楼。堪笑萍踪无定,拟泊叶舟何许,无计可依刘。金阙自帷幄,玉垒老貔貅。问兴亡,成底事,几春秋。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休学楚囚垂泪,须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图收。惟有金焦石,不逐水漂流。

我对这首词非常感兴趣 20号想给全班同学讲(我班学生轮流讲)希望有才的人能告诉我写作背景 表达感情 具体翻译 写作手法 具体典故 相关联系
越具体越好 还有能提什么问题 我本来想将冉闵 认为他这样的大英雄不应该埋没 可惜没诗词 这首有五胡 联系下讲冉闵
好吧 我换了一首 不需要了 分给你了

【赵善括】字无咎,号应斋居士,江西隆兴(今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时间在孝宗朝,尝登进士第。乾道七年(1171)知常熟县,后通判平江府。淳熙六年(1179)知鄂州,后罢免;淳熙十六年差知常州。着有《应斋杂着》6卷。杨万里为之序。
【年代】宋
【背景】靖康之变后,赵宋偏安于江左,夜夜笙歌,不思恢复。面对此局势,多少忠臣义士心急如焚,个个摩拳擦掌,奔走疾呼。怎奈朝廷昏庸、奸贼当道,诸使他们的所有努力化为灰烬。“一腔热血无处洒,赋予笔端报国忧。”请缨无路的英雄志士们便拿起笔来以文为武,令怒澜排空的爱国词潮一浪高过一浪!由此流传后世,绝唱千古。
【注解】
“北固”:又名北顾山。高58米,长约200米,坐落在镇江市区北面长江边上,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北固山由前峰 、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主峰即后峰,是风景最佳处。雄居山巅的甘露寺建于东吴甘露年间,游人至此,不由要以刘备招亲的故事为线索去寻找有关胜迹和传说。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北固山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三山鼎立,在控楚负吴方面北固山更显出雄壮险要。北固山分成前、中、后三峰,现在北固山多指中峰和后峰。后峰是主峰,上有相传建于三国的甘露寺。有许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传说和遗迹。
“红楼”:到了宋词,“红楼”一词开始真正进入艺术的象征层。在这里,“红楼”不仅是一个普通的语词,而且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它不仅具有建筑的意义,而且在和丰富的人生体验的组合中显露出语言命名的诗性意味。据统计,在全宋词中“红楼”出现了84次中,除了唐诗中具有的两种主要义项之外,还有三种基本组合模式。第一种,红楼与红尘的关系。考诸“红尘”之义,其第一义为飞扬的尘土,形容繁华热闹,这正和“红楼”的第一义有相通之处;“红尘”的第二义乃佛道称人世为红尘。这样,由于与“红尘”的关联,“红楼”就有了现世人生的象征意味。第二种,红楼与兴衰的关联。
“貔貅”(píxiū):徐珂《清稗类钞·动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辽东人谓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连举之。”多连用以比喻勇猛的战士。
“底事”:(1)什么事。例:关你底事。(2)此事。例:将底事告诉他。
“五胡”:两晋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