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时候动植物和气温有什么变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4:52:27
惊蛰的时候动植物和气温有什么变化?
说得详细点·最好可以让我讲3分钟的·
要符合实际的·
不要什么惊蛰的由来什么的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中国传统历法是将全年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四季就是春、夏、秋、冬,节气则是立春、清明、立秋、冬至等,惊蛰是春季的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阳历3月5、6或7日。按字面解释,“蛰”指冬眠,“惊蛰”是指蛰伏在泥土中的生物开始出土活动。

生物一出土,便开始觅食。按广东传说,凶神之一的白虎(俗称虎爷)也在这时出来找吃的。在古老的农业社会里,老虎为患是常有的事,为求平安,人们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这是惊蛰祭白虎的由来。

也许是广东这一传说的关系,据说,早年新加坡惊蛰祭祀白虎的信众也以广东人居多,现在则已成为不同籍贯人士竞相沿袭的传统,连一些印族同胞也效法。由于惊蛰祭祀的普遍,现在许多庙宇都安置了祭白虎的下坛,以方便信众。

这一尊尊供祭祀的白虎(塑像)通常獠牙张嘴。信众相信,祭祀时以猪油抹其嘴,它就不能张口伤人;以蛋喂食,饱食后的白虎就不会伤人了。按传统,那蛋必为鸭蛋。现在鸭蛋难求,唯有叫虎爷将就点,改吃鸡蛋了。

祭白虎不忘“打小人”

除了祭白虎,广东人在惊蛰这天也有“打小人”的习俗。打小人者相信,惊蛰一到,不仅害虫全部出动,连小人也开始出来活动。而他们相信,到庙里打过小人后,就可以把引起病痛或纠纷的恶鬼统统赶走,在新的一年里便可以顺顺利利,不受小人的纠缠了。

这次记者在梧槽大伯公庙实地采访发现,来祭拜白虎的男女,鲜见打小人的,有的也是三几个上了年纪的阿叔或阿嫂。只见他们用拖鞋用力往地上的纸人拍打,打完后还在纸人身上踩上几脚。以往有人在纸人身上扎针或念咒,这回记者未见。

尽管祭拜方式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人们这么一拜一打其实也是一种情绪宣泄。这种发泄行为,对信众来说,也许能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

国大中文系主任李焯然副教授受访时说,惊蛰祭白虎、打小人在港台地区,甚至马来西亚都很普遍,跟其它祭祀活动一样,其动机可能林林总总,包括求取心安理得、消灾、保平安、求财、答谢神恩的庇佑等等。

他说:“近年来,每逢重大祭祀日子带学生到庙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