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印象派绘画有哪些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3:43:11
注意:是新印象派,不是印象派
还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偶们的美术作业,帮帮忙哈!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新印象派开始活动是1880年左右及以后。1886年5 月法国巴黎举办了第八届印象派展览,此次展览最受瞩目的是修拉和西涅克,修拉展出了他的一幅毕生杰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获得极高评价。同年十二月美术批评家亚塞奴·亚历山大在一家杂志《艾维奴曼》首用“新印象派”一词,称呼以修拉为首领的集团。这就是新印象派名称的来由。把他开创的理论加以发扬的画家是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修拉死后,西涅克成为新印象派的首领。他运用长方形笔触描绘巴黎城市风光和乡间景色,特别是许多水上风光。虽然仍然使用纯色,但画面较为活泼,与修拉的古典气派不尽相同。西涅克还把他和修拉的理论写成专著《从德拉克罗瓦到新印象主义》,总结了从法国浪漫主义到印象主义再到新印象主义的实践和理论。

  代表人物有乔治·修拉、保罗·西涅克、卡米尔·毕沙罗、M. 吕斯、H.-E. 克罗斯等。

  原理----- 运用色彩的分割理论,即分割法作画。从光学原理看,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分割法是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提高反射率与明度。画家们在画面上使用纯色,不在调色板上调混颜色,这样中间色是在观赏者(离画面有一定的距离)的眼中自然混合而产生的。
  根据这个原理,他们将色调分割成七种原色——即太阳光的七色,作画时即纯用原色小点排列,利用人们眼睛自行把色彩混合,而把调色的工作直接诉诸视觉作用。例如:桃色是用白和红色调成的,但如果把白色和红色摆在一起,不使其混合,观者的眼睛在一定的距离看过去,仍有“桃色”的感觉。他们为了避免在调色盘上调色而造成色彩的混浊,因此尝试以原色小点直接点在画面上,保持色彩本身的纯度和明度,使画面色调鲜明而活泼。因为完全采用短笔触点描的技法,所以“点彩派”就成为新印象派的别名。
  新印象派的另一特色是在构图上运用数理的构造,从色彩的细密分割、面全体布局,以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物远近大小关连,均依固定比例分割、这亦即他们在绘画上大胆导入希腊有名的“黄金分割比例”。从形态关系上追求韵律的统一,纯然以造型手段表现出一种梦幻的诗的氛围。

  历史评价-----属于新印象派的画家,在创作时不仅应用光线的分析和视觉的生理特征,以达到最高纯度和新鲜的色调,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