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灰碎石密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5:47:26
一般情况下二灰碎石密度是多少

摘 要:本文从判定路基混合料结构状态及压实特性出发,提出以重型击实标准值、试验路建议值和理论计算值等三个最大干密度构成二灰碎石压实度控制区间,供检验时掌握。文中提出了最大理论干密度计算公式(近似值),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路基 二灰碎石 干密度 标准
二灰碎石基层的压实度是极为重要的质量检测指标,然而在施工检查验收过程中,经常因压实度是否达标、超标而引起争议,特别是因超标被判定为“质量问题”时往往难以服人。超标是否就是超密?结构密度适当、过密、超密如何界定以及会给二灰碎石性能带来何种变化?学术上似乎也无定论。对此我们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作为压实度计算依据的二灰级配碎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标准如何确定。
1 二灰碎石混合料属于固结(胶结)密实稳定结构。
其成型强度主要依赖于二灰,特别是石灰的质量和数量所提供的固结作用,而体积稳定性则主要由结构状态密实程度和空隙率大小决定。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修订说明中,有关此类混合料组成设计原理的论述,虽较JTJ034-93有所改进,但涉及其结构状态方面,仍然认定当二灰与粒料之比在15∶85~20∶80时,混合料就是骨架密实式结构。据我们推算,若按原规范推荐的A、B两类级配组成范围,能够形成集料骨架的4.75mm以上颗粒重量,百分比仅为:A类为32~48%至45~51%;B类为32~48至52~55.25%(公式为4.75mm筛余量*80~85%)。当级配最大粒径为30mm、粗集料含量低于55%时,我们认为它应是悬浮密实结构,而形不成集料骨架。由于骨架密实式和悬浮密实两种结构的击实(或压实)密度形成机理和效果有些不同,其要求也有所区别:前者应使主骨料能相互接触而又不过分嵌挤,骨架间隙尽量填实;后者重在总体密实,减小空隙率,相对于骨架密实式而言压实较难,但较易控制,得到的结构密度可能稍高。之所以出现密度标准和评定结果方面的困惑,与这些认识差距可能有较大的关系,需要加以探讨。
2 目前施工中贯用的二灰碎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标准有三种:
2.1 按规范规定的重型击实标准试验求取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
这是检验的“法定标准”。受重型击实所模拟的压实机具、吨位、功能限制,当采用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