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俚俚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7:25:37
什么是俚俚妹?好像和海南的民俗特色有关,我没有查到,连百科也没有,希望有学问的老大予以解释。谢谢了哦

是一个演化后的通俗称谓。你问题里的“海南”提示了我找到下面的资料(相信看完你会有所启发):

“俚”是中国南方古代民族。亦称“里人”。东汉至隋唐屡见于史籍,常与僚并称。主要分布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广东省西南部和北部,以及湖南省零陵、武夷地区。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岭南俚、僚等族聚居的僻远地区,盛行蓄奴、劫掠和买卖奴隶,有的因债务无法偿还被没为奴,甚至父子相质。各部落间因劫掠奴隶互相攻杀。社会组织以峒为单位,拥有铜鼓的首领称都老,都老击铜鼓集众聚会或出战。善铸铜鼓、铜镝、铜钗,铜鼓以高大为贵。主要从事农耕,畜养牛犊。狩猎用竹矛、竹弓箭及毒箭。多巢居或洞居。父子别业分居。衣饰穿贯头衣,椎髻。俗尚鼻饮,用手搏食。刻木契记事。崇信鸡骨卜。

6世纪俚人杰出的政治领袖冼夫人,顺应岭南地区各族人民在政治上要求全国统一的愿望,拥护南朝梁、陈政权和隋朝的统一,为海南岛俚人地区恢复郡县设置和加强巩固郡县制起过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她所实行的和辑各民族的进步主张和措施,增进了当地越人内部及汉族与俚、僚等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好。她和孙子冯盎先后保障了岭南地区的安定局面达百年,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的俚人与汉族融合。现今海南岛的黎族及广西的壮族与俚人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540863.htm

6世纪的俚人“巢居崖处,尽力农事”,善于铸造铜鼓,解放后仅在高州(今广东省西南部)一带就发现铸造精美、花纹繁缛的粤式铜鼓40多面。说明当时贫富之间差距已经很大。金钱关系笼罩一切,甚至达到“父子别业,父贫,乃有质身于子”的状况出现。习俗呼其首领为“倒老”,又作“都老”。史书记载俚人“质直尚信”,“刻木以为符契,言誓则至死不改”。还保持原始质朴的性格。
南越俚人“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首领冼氏,称雄岭南一带。南梁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