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不吃不拉怎么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3:58:44
鹦鹉鱼不吃不拉怎么办。

几种原因,你对照分析看看.
1.紧迫症
当水体的水温、pH值、硬度等的变化太大时,鱼便会缩成一团,若处理不当,常会因其他病原之混合感染而导致此病。
处理方法应着重于预防,注意水质和水温的变化不要太大。新水加入时注意与旧水慢慢混合,让鱼逐渐适应新水。当鱼病发生时,注意维持水质稳定。若水质不良,要以适宜的水大量更换,必要时使用药物控制病原体感染。
2.碱性病
当水质呈现极端的碱性时,鱼很容易患此病。病征为鱼鳍出现松软无力,唯一的防治方法为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洁净和pH值适宜。
3.缺氧症
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水体中氧气含量低,使鱼因缺氧而导致大批量死亡。当晚上关掉水族箱中的充氧机,翌日凌晨鱼儿均要浮到水面呼吸,即俗称为“浮头”。如若关机时间过长,水中含氧量低于鱼类的耗氧量,鱼下颌皮肤伸展,上面布有充血的微血管。如若含氧量继续降低,鱼的呼吸更加困难,此时鱼性情暴躁,乱窜乱跳,以致奄奄一息,最后死亡。
对缺氧,应以预防为主,配备充氧机(泵),注意适时换水。否则,由于鱼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放出的二氧化碳废气可溶于水,当水中的二氧化碳溶解量过高,会导致鱼类发病。
4.感冒症
鱼类属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鱼体与水体温度相差仅为o.1C左右。如果水温突然变化,温差超过5℃以上,鱼就有不适之感,甚至会患感冒,食欲减少,行动迟缓,游泳不正常,甚至飘浮于水面,渐渐失去活力而死亡。
预防方法为在换水时,注意新水和陈水要保持一定比例,除非发生特殊性水质恶化,才能将水全部更换。但在全部换水时,要注意控制新旧水的温差不超过5℃,便不会患病。

我估计感冒、紧迫和碱性病的可能性大。

你的水温不到30吧!
鹦鹉鱼的水温要求比较高!
到了30就什么毛病也没有了!
鹦鹉鱼好养,平时注意及时清洗过滤棉就行!

有可能得病了。注意观察鹦鹉鱼的变化,比如是否身上有白点了、总是浮在水面处、有的鱼身腹面向上、鱼的眼睛是否有光等。若有征兆,及时采取措施,如消毒、换水等。Bless!

什么时候进的?水温如何,喂什么食?希望补充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