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为什么要读成年三十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4:02:37
听中央台播音员每次念到年三十都是年三十儿,听起来好别扭。

普通话中的“儿化”指的是,在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例如:上哪儿、山坡儿、唱歌儿、眼珠儿、花朵儿、小孩儿、冒牌儿、被单儿、手绢儿、胡同儿、金鱼儿、马驹儿、墨汁儿、小事儿、写字儿、带刺儿。
普通话念“哪儿”的时候,这个“儿”字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形容性符号。只表示在念到“哪儿”(nar)这个字音的末尾时,随即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这时,“哪”这个音节的韵母和卷舌元音“er”结合起来,紧密地组成一个音节,使“哪”这个音节的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哪儿”就成了一个“儿化韵”,亦即儿化音节。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儿化音节,只须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表示卷舌动作的r就可以了。例如:nar(哪儿)、por(坡儿)、ger(歌儿)、zhur(珠儿)、duor(朵儿)、hair(孩儿)等。
(二)儿化韵的发音
普通话韵母除e、er之外都可以“儿化”。韵母儿化的发音,会产生不同的音变。有些韵母开口度大,便于卷舌;有些韵母开口度小,不便于卷舌。因而,在发音时,多有改变韵母的主要元音的情况,造成儿化时由于舌头上翘,使舌位高而前的韵尾(-i和-n)发不成而脱落,使韵腹“央化”,还使后鼻韵尾ng丢失同时韵腹元音鼻音化等现象。所以儿化韵母的音变的结果,是伴随脱落、增音、更换和同化等现象出现。音变主要表现在韵尾,其次是韵腹,对韵头声母无影响。儿化会使韵母产生不同的变化,如直接卷舌、丢音、增音、鼻化等。其具体规律如下:
1.音节末尾是a、o、e、ê、u(包括ao、iao中的o[u])的,儿化时直接卷舌。这类韵母共有13个。例如:
a-ar:刀把儿 板擦儿 冰碴儿 答茬儿 树权儿 掉渣儿
ia-iar:脚丫儿 豆芽儿 小匣儿 书架儿 哥俩儿 皮夹儿
ua-uar:年画儿 牙刷儿 香瓜儿 小褂儿 鲜花儿 笑话儿
o-or:一拨儿 围脖儿 山坡儿 媒婆儿 锯末儿 念佛儿
uo-uor:酒窝儿 发火儿 干活儿 课桌儿 小说儿 拉锁儿
e-er:饭盒儿 方格儿 蛋壳儿 逗乐儿 小车儿 存折儿
ie-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