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念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5:21:37
听说外国有个关于净土的说法,是只要你自己愿意往生,就一定能往生成佛。我对此说法不同意,我认为这个说法模棱两可,如果说临终还能发愿往生,那似乎还可以说过去,如果说平时愿意往生就可以的话,那还有些人平时作恶,但他也愿意将来往生呢,到临终因为恶因恶业导致他根本就无法再发愿念佛了。所以请大家说说,反正我认为信愿行是绝对不能分开说的,平时就要信愿行,临终也要信愿行具足。

临终一念的迷思

文章来源:法味书斋 翻译:摩诃男

我是这么听说的:

有一段时期,佛陀在他的故乡迦毗罗卫国游化,住在尼拘律园里。这一天,释迦族的摩诃男居士前来参访,向佛陀恭敬顶礼后,退坐在一旁,问道:「世尊,这迦毗罗卫是一个富裕、繁荣而且人口众多的城邑,街道上充满熙来攘往的人潮。我出入其间,常遇上疾走的象、奔驰的马、王家的兵车、民间的马车与形色匆匆的路人,而在这种混乱嘈杂的情况下,我往往会忘失了对佛、法、僧的忆念。于是,我想到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万一我在那种情况下忽然死去,我会往生到何处?」

佛陀开示道:「摩诃男,不要害怕。死亡不会令你受生于恶趣。摩诃男,譬如有人将一瓶油掷入一个深水池里,瓶破油出,瓶子的破片会沈入池底,而油则会浮上水面。正如同这个譬喻,摩诃男,一个人的心意一向为虔诚的信仰、精进、多闻、布施、智能所熏习,当他身坏命终之际,这由地、水、火、风所构成、父母所生、一向用衣食滋养装饰的身体也就会归于坏散。他命终后,身体可能成为鸟兽的食物、火化、土埋而归于尘土,而那久受善法熏习的心意必将使他受生于善处。」

佛陀接着说道:「摩诃男,倘若有一株大树一向都朝向东方倾斜生长,有朝一日它被人从根部截断,它会朝向哪个方向倒下呢?」摩诃男居士答道:「它会朝向它一向倾斜的方向倒下。」佛陀开示说:「摩诃男,长久以来,你以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摄心习定,而且乐行布施、持戒,心意久受善法熏陶,死亡不会令你受生于恶趣,将来你会生在天上。」

听了佛陀这番开示,摩诃男居士充满法喜,起身顶礼告退。

参考资料:汉译杂阿含第九三○经、别译杂阿含第一五五经、英译巴利圣典Samyutta-55:21~22。

大家都知道,往生净土的三资粮是“信、愿、行”,此三者缺一不可啊,如何说只愿就能往生?如果只是一个愿,不去行,不去修,一点定力没有,怎么往生?举例说,你现在还会不会为一些事动心?如果你还在为一些事牵肠挂肚,那么你的愿是什么呢?你愿的是那些牵肠挂肚的事!这一点不容你否定!当然,你可以说你是想去极乐的,但在你为世谷的事而忧虑的时候,那个时候你的那个世俗的愿大过你往生极乐的愿,如此一来,哪个愿强则哪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