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酸,穷苦的由来是怎样的,分别用在哪种意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0:25:32

1、词语产生于现实生活,具体由来无记载。
  穷酸含有讽刺的意思,用在贫穷却无上进心,在乎穿着、面子,不注重内心修养的意境中
  穷苦,中性词,一般用在形容贫穷且有各种疾苦的意境下。
  2、词语详解:
  (1)穷酸:
  拼音: qióngsuān
  释义:贫寒而迂拘。旧时用以称穷书生。
  例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老夫人猜那穷酸做了新婿。” 明 王九思《曲江春》第二折:“这里有一位客饮酒,不许穷酸来打搅。”《镜花缘》第二三回:“谁知这些穷酸,一钱如命。”川剧《柳荫记》第五场:“ 马 家是官宦, 山伯 一穷酸。”
  (2)穷苦:
  拼音:qióngkǔ
释义:①贫穷困苦②指极痛苦的事
  例句:①贫穷困苦。《吕氏春秋·慎势》:“民之穷苦弥甚,王者之弥易。”《史记·秦始皇本纪》:“夫 虞 夏 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百姓,尚何於法?” 唐 韩愈 《荆潭唱和》诗序:“讙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毛泽东 《在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讲话》:“这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抗战胜利的必由之路。”
②指极痛苦的事。 明 张居正 《答总宪高凤翥书》:“婴兹穷苦,无可奈何,乃有辞俸守制、预订归葬之请。”

穷酸

第一种解释:
书,谐音为“输”;读书,谐音为“赌输”,可见读书是件很晦气的事,智者是从来不为的。自古以来,读书人的别称就不太好,如“酸丁”、“细酸”、“措大”、“腐儒”等等,就是专指读书人的。吾乡父老素来称读书人为“书呆子”,相比之下这还是客气的说法。吾乡又有俏皮话云:孔夫子搬家——光输(书);秀才家里失火——酸气冲天;捧着书本要饭——穷酸……全是冲着读书人来的。历来“穷酸”、“落魄”、“潦倒”、“无聊”之类的不祥之词,好象是专门用来和“文人”搭配的,如“落魄文人”、“穷酸文人”……无论看起来还是读起来,都是那么自然和谐,几曾听说过有“落魄大款”、“穷酸公仆”?

第二种解释:
是指人贫寒而迂腐
例句: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一折:“你看!兀那两个穿的锦绣衣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