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第一定律中,椭圆的焦点怎么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6:11:39

可以认为这就是焦点的定义之一,focus point
数学上焦点是由画椭圆来的, 先固定两点, 动点到这两定点的距离为定值,画出的轨迹一般就是椭圆, 这两个定点就定义为焦点....
另外还有椭圆的第二定义, 到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比<1时,动点的轨迹是椭圆,定点就是焦点,定直线就是准线....
学圆锥曲线就知道了...可以证明这些定义是等价的

就是椭圆内的一个特殊点,椭圆一经确定,焦点的位置就随着确定,这是一种数学上的定义,只有恒星位于焦点上才能保证绕他的行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刚好能提供向心力,按照历史的进程,开普勒第一定律是一个天文观测得到的结果,牛顿就是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推出万有引力公式的,在有了万有引力之后再反过来去计算行星的运动,可以从数学上证明运动轨迹确实是以恒星为焦点的椭圆,你现在只要知道焦点是椭圆内的椭圆特殊点就够了,椭圆位置确定焦点位置确定,不同的椭圆可以有相同位置的焦点

我是这样理解的:

1。从“抛物面”的焦点发出的光,经过“抛物面”反射后,一定平行射出;反之,平行光经过“抛物面”反射后,一定会聚在“焦点”(太阳灶、卫星接收天线)。------这就是“抛物线”的焦点含义。

2。椭圆有两个焦点,从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经过“反射”后,一定会聚到另一个焦点。)。------这就是“椭圆”的焦点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