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怎么看待爱情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3:18:09
我从小到毕业 今年都已经24了
从小都没有谈过 恋爱
真不知道是对是错? 留给我的更多的只是无奈与遗憾
现在谈了一个 每当她谈起以前跟那个男孩一起 怎么怎么样时候我就会
感觉自己很失败,在感情上自己还是一片空白
没有真正喜欢 或者爱一个人 是什么样的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情 又有什么对与错啊
哎 难道真的想他们说的 那样自己真正谈过一次,就会想得开了吗?
我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

不要想太多~不要羡慕别人...
举例:一个乡下人很羡慕都市人'(好像懂很多)~~终於跑去都市闯天下~~学了"十八般武艺"之后~却失去了善良~他发现他再也无法像原来那样单纯的看事情'(变成常常要从人性丑恶的角度来防备别人)..失去了纯真(难以再恢复).....(再也难以交到真心的朋友)...
"情"这种东西(人间之情'并不"伟大")要潇洒超越~这样才是高级的"玩家"~~不要搞的焦头烂额~变成一种执著'(负担)...
祝福您!

大哥,我和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当时感觉很迷茫,机缘巧合的读了圆觉经,可以说是让我起死回生的一本书。
强烈建议你读佛教的《圆觉经》,不算太长。我想会帮助你的。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对于爱情“这个可以有”但是不要执著,不要让爱情为自己造成烦恼或者痛苦。有一个好的心态每天都会是美好的日子。“无”有无的美好“有”有的快乐。

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冤冤相报;

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亦即爱情、亲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没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应有个人的配偶。佛把众生称为‘有情’,也就是说脱离以上三种情,就不是众生。而且,学佛是由众生来学的,是由凡夫开始的,任何人之间的接触交往,都必须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佛教只讲离欲,则无法使一般人进入佛门;如果佛的教化没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难教化众生。

佛法所称的‘慈悲’,似乎跟感情不同,但是慈悲的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人称之为‘爱’。爱除了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之外,也有‘有我’和‘无我’之别。佛菩萨的慈悲是无我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我的;亲子之爱是无条件的,男女之爱和朋友之爱则可能是有条件,也可能是无条件的。佛法是要从基础的爱来引导至无我的慈悲。

由于佛菩萨可以无我,众生不可能无我,因此要教导众生从有我的爱而渐渐进入无我的慈悲;也需要先从有条件的爱,而加以净化成无条件的爱。因此,佛教不能一开始就叫人离开感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