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佛教问题:什么是心,心在何处?请各位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教我,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0:49:40
可以说心无所在无所不在吗?

通俗的说你的身,就是你的心。

心并不是指心脏.思想.想法.意志等.如果要真的懂佛教的”心”.至少必须懂得什么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但这还不够.还要继续懂每个识的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但这还不够.还要懂这些识的表面现象的背后所隐藏的本性.既”3性3无性”.

但这还不够.还要懂谴除遍计所执性.观依他起性.

但这还不够.还要懂谴除相分.留下见分.

但这还不够.还要懂谴除见分.留下自证分.

但这还不够.还要懂隐劣心所.显胜心王.

但这还不够.还要懂谴除依他起性.观圆成实性.

到这时.才是真的懂了什么是”心”. 佛教的法幢才坚固的树立起来.才导致近3千年来.坚不可摧.

心有三:

第一:肉团心 在身体胸腔内。终归坏灭

第二:意识心:在大脑里,每天起心动念,来无影去无踪。

第三:真心本性,佛性 。周遍法界和佛等同。我们都在真心里。

只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本自具足,但却忘记。

南无阿迷图佛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可以说无处不体现心的作用,就象水混在土里,取不出水,也就是指不出心在何处。
人能有觉有观,便是识得心的作用,这就可以了,不需要找出一个名为心者。最初提出心的概念只不过是为了方便说明问题,使人重视那些所谓心的作用——佛教里把这些作用分别为六识或八识,现代心理学称之为意识、潜意识等等,不过迷信一向认为有一个具体实在的灵魂投胎转世,但佛陀把灵魂转世说成是(神)识——应该是六识或八识都有,否则没有眼识的话鬼没什么都看不见。。。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没有贪爱执着的人才能识得此心能生万法的自足智慧,这是指具体的实践实修,不是听信了就可以。

在佛教的宇宙模型中,宇宙中的一切,包括我们这个宇宙三维空间,和上面已经提到的其他层次的空间,以及我们人的意识,这些所有的一切,都产生于心。 为了区别于心脏的‘心’,或者单纯表示人类意识的‘心’,我在下面将统称此‘心’为‘识心’。1,宇宙的一切均产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