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鸟 大哥大姐帮忙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6:20:41
你认为现在“鸟”的生存环境怎样?
咏鸟的三首诗(闻雁 池鹤 迎燕)
多谈点,帮忙啊

唐]韦应物的《闻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光从文字看,似乎诗中所抒写的不过是远宦思乡之情。但渗透在全诗中的萧瑟凄清情调和充溢在全诗中的秋声秋意,却使读者隐隐约约感到在这“归思”、“闻雁”的背后还隐现着时代乱离的面影,蕴含着诗人对时代社会的感受。
  沈德潜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说诗晬语》)。古澹,确是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从这首《闻雁》可以看出,他是在保持绝句“意当含蓄,语务舂容”的特点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诗句之间,避免过大的跳跃,语言也力求朴质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一、二两句还杂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这种风格,与白居易一派以浅易的语言抒写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判然属于两途。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没有知音赏,没有主人的青睐,只是在囚笼里长唳,惆怅的望向远方,那遥不可及的云水之乡才是梦想的天堂。丹顶鹤所思的,不仅仅是宝贵的自由,还有知音的赏识,和对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但又希望保持自己孤高的品格和非凡的气质才华,将来能鹤唳云端,展翅冲天。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
  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寻常百姓家”即借鉴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主人也“不下旧时帘”,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