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佛珠数目36与18出自《文殊仪轨经》的哪一卷?哪一品?具体经典原文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1:36:27

佛珠的数目的意义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兹列表如下:

颗数 出处

1080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108 《木槵子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54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42 《陀罗尼集经》

27 《文殊仪轨经》

21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文殊仪轨经》

18 《陀罗尼集经》

14 《文殊仪轨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从上面所列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佛珠的数目在经典当中的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着不同的含义,就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后: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二)一千零八十颗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