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军事家说的关于用兵之道的话或著作,具体内容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2:58:20
形容什么样的人是可以带十人打仗的,什么样的人是可以带百人打仗的,什么样的人是可以带千人打仗的,什么样的人是可以带万人打仗的。
不是韩信和刘邦的对话,那个我是知道的。

似乎是吴起还是白起还是什么人说的话。

怎么都没有满意的答案啊???

达人在哪里?

这就是韩信和刘邦的对话,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同“否”,各有差,高低。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同“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新唐书志第四十兵

《孙子兵法》,曹操的《孟德新书》

《尉缭子》:“兵有去备彻威而胜者,以其有法故也。有器用之蚤定也,其应敌也周,其总率也极。故五人而伍,十人而什,百人而卒,千人而率,万人而将,已周已极,其朝死则朝代,暮死则暮代,权敌审将,而后举兵。”

希望对楼主有些帮助,如果没有,请无视!

要真有那样的,还当什么军事家这么危险的职业干什么啊,改行当相面的得了.
水无常型,兵无定势;如果将领的选拔都是必须按一个模子来选,这仗也不用打了,还论什么军功激励人啊,都回去洗洗照标准选得了。将领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打起仗来也都一个模子的,也不用分什么奇正了,大家在战场上互相看看模样就可以了,这边是带万人的模子,那边只是个百人将的模子,好了,这边胜了,都回去吧!
如果硬要说有,《六韬.练士》中有要把士卒的因材施用和组织起来的方法。士卒的才能、性格等是千差万别的,把这些人按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潜能,取得胜利。“有锐气壮勇强暴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陈(阵)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

《尉缭子》

兵有胜于朝廷,有胜于原野,有胜于市井,斗则得,服则失,幸以不败,此不意彼惊惧而曲胜之也。曲胜,言非全也。非全胜者,无权名。故明主战攻日,合鼓合角,节以兵刃,不求胜而胜也。兵有去备彻威而胜者,以其有法故也。有器用之蚤定也,其应敌也周,其总率也极。故五人而伍,十人而什,百人而卒,千人而率,万人而将,已周已极,其朝死则朝代,暮死则暮代,权敌审将,而后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