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愚公移山的看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3:18:37
有人说:“愚公真的很傻。大山挡住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500-600字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做任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都要有恒心。毅力;有志者,事竟成。

我觉得愚公移山实在是愚笨的举动!还不如绕山辟路或者挖隧道来的方便。要知道搬掉两座山需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呀?他们只是凭借人力,当时还没有机械化的设备,要挖掉两座山谈何容易!确切说是根本不可能!再说两座山挖下来的石块、泥土又该放在哪里呢?还不是成为另外两座山,继续挡住路吗?所以,我觉得愚公的精神固然可嘉,但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难怪他的名字中也有个“愚”字,我估计作者写这则寓言的时候也是把他当作一个愚笨的人来看待,至少有这么点意思.
首先,人的精神固然重要,但不能片面无限夸大而违背自然规律。愚公的愚就在于无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让世世代代都去移山,且不说子孙们吃什么,更重要的是去掉一座山去填一个海,破坏了山和海的自然生态,将是怎样灾难性的后果,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不属于人,而人属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和谐的存在。
其次,我们知道,问题有多种,有的只有一种解决方法,那么我们无法选择。而有的则有多种方法,正如愚公所面临的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选择一种科学的方法呢?
再次,无论是搬家,还是移山,它最终的目的,都是更好的与外界沟通。既然解决的问题相同,那么肯定要选择一种既现实又可行的方法。试想,山就这么移下去,至少需要多少代人,而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这仅有一次的生命难道应该用来移山吗?而愚公搬一家所用的时间若用来移山,可又能挑几担土呢?如此劳民伤财,还不如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地打破封闭的凝固,创造开放和流动是历史进步之所在。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经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毛泽东同志曾写下《愚公移山》,今天细细读来发现其中有很多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的,其中有两点是最重要的:

第一学习愚公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主动挖山”的精神。在我们生活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山”。在这些山的面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对待它?是通过“搬家”来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