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忙找毛泽东《娄山关.》鉴赏训练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6:27:54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鉴赏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题解:
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市北的娄山上,是由黔入蜀的要道。娄山,一名大娄山,又名大楼山,横亘于遵义桐梓间,是乌江与长江的分水岭。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从江西雩都附近铜锣出发,迈开了震惊中外的长征的第一步。之后,接连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于12月进入贵州省境。1935年1月6日,克遵义;8日前军克娄山关,这是第一次娄山关战斗;同时在这一天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政治地位。遵义会议全,红军继续北上,取道貌岸然桐梓、松坎,向赤水挺进,计划到达川南与四方面军会合,因张国焘的背叛,红军又由云南的扎西回师贵州,2月19日返渡赤水,25日重占桐梓;当是晚由北面进迫娄山关,这是第二次娄山关战斗。这次战斗打了两天:25日黄昏,微雨阵阵,乍阴乍晴,直26日拂晓,经过反复多次肉搏,击溃白军王家烈部四个团,再克娄山关,大雾弥漫,山黑月小。毛泽东的《娄山关》词,即作于此时。

赏析:

上片写今晨,即26日拂晓,娄山关战斗已胜利结束;下处写昨晚,即25日黄昏,娄山关战斗还没有打响,用的是倒叙法,没有正面描绘战争,只写了战后与战前的心情感受。

这首词悲壮苍凉,声情激越,在已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风格独异。上片写的是大军驰过娄山关的情景。起首二句,仅仅10个字,便写出西风凄紧,雁声嘹唳,霜华满地,残月在天,把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那种紧张严肃的气氛生动地点染了出来。而这两句,还只是设色、只是烘托。叠唱过“霜晨月”以下二短句,说在繁霜铺地的山道上,列队疾驰的战马发出了杂乱的蹄声;说在昂首挺进的队伍中,军号吹奏着低沉而悲壮的音调。这就把急速坚毅地驰过娄山关的红军雄姿,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出来。听吧:风吹声、雁叫声、马蹄声、喇叭声。看吧:长空、浓霜、残月、雄壮的马队、闪亮的铜号。色彩多么鲜明,声音多么清亮!于此务必注意:当时是大军直指向遵义,是在急行军,这些都是在急行军中听到看到的。这是从动中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