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中父亲的踌躇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0:48:22
不需要标准答案,我只是想看看自己的理解和其他人是不是一样。

表达了父亲矛盾的心理——既想让儿子创业,又不想让儿子离开自己

二、三段作交代:祖母过世、父亲赋闲、家境败落和父子分别。这既是事情缘起,情感缘起,也是铺垫。接着写送别之前父亲的心理,连用了两个“踌躇”,偌大的一对父子,一时的分别,他踌躇什么?为什么而踌躇?是不是母丧的悲痛,子离的不舍?
可我却不解,显得无所谓。这不凸显了父亲的哀痛。
送别写两个细节(或场面),一是买票上车。写父亲一连串的动作。看行李、捡位子、讨价钱、作叮嘱。这些琐琐碎碎的事情与絮叨,对于一个二十左右岁青年学生,当然觉得好笑。而父无言,因为父爱在心里,表现在行动上。
而第二个细节买橘子,则细腻地描写了父亲的动作、衣着和体态,扣题写背影。父亲的至爱行动,使我不仅两次流出了泪。但不是沛然的。
最后一段回忆父亲。父子近年的情况略做交代后,写了父亲的信,引起我对父亲的挂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不仅回应开头,而且感人至深。他也是父亲了。特别是结尾一句自言自语,“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点滴处,见心

无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