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有什么不能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2:22:13
做完腺性膀胱炎电灼手术后饮食如何?有什么禁忌?

不论是局限性还是广泛性炎症,采用中医药治疗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腺性膀胱炎属中医学“淋证”范畴,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有“甚则淋”,“其病淋”等的记载。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将本病的病位及发病机理作了高度明确的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
  中医认为淋证的病位在肾与膀胱,且与肝脾有关。其病机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膀胱的气化与开合。淋证日久不愈,热伤阴,湿伤阳,易致肾虚;肾虚日久,湿热秽浊邪毒容易侵入膀胱,引起淋证的反复发作。淋证有虚有实,初病多实,久病多虚,初病体弱及久病患者,亦可虚实并见。实证多在膀胱和肝,虚证多在肾和脾。
  实则清利,虚则补益,是治疗淋证的基本原则。徐灵胎评《临证指南医案•淋浊》时指出:“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瘀血积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笔者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发现“气滞痰阻经络瘀血”在腺性膀胱炎发病中有重要作用,采用“化痰解郁,理气活血”的思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腺性膀胱炎与癌变的关系目前尚无肯定证据,以往的报告显示其癌变比率显著高于膀胱非特异性炎症。虽然对于腺性膀胱炎是癌前病变这一论点学者们意见并不一致,但积极的治疗和周密的随访得到人们的公认和提倡。腺性膀胱炎易复发,因此定期复查很重要,一般在第一年内每隔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应持续2-3年左右,以便及时发现可疑病变及早处理。

像鸡肉,鸡蛋,牛肉等发食不能吃的。。。。

坚持膀胱灌注,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