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请各位帮忙解决,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0:59:11
我女儿10月9号出生,重6.7斤,足月生产(预产期10.7号,10.9号做的剖腹手术),出生时可能因为医生的粗心大意,小孩嘴里的羊水没有完全弄干净,从而导致小孩两次因呼吸不畅而采取上氧及吸痰措施,总算是有惊无险.现在的问题是我女儿每次吃完奶之后,都会完全吐出来,有时鼻子嘴里一起吐出来,听我当医生的小姨说小孩的胃还没有完全长好,吃完奶后要把小孩抱起来轻拍后背十几分钟,等小孩打几个嗝之后就好了,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但小孩大便像水一样,应该还是出在消化系统上,小姨说给她适当吃些阿莫西林和玛叮宁,但是玛叮宁会否有太大的副作用呢?这些情况是否要紧呢?

吐奶是婴儿时期十分常见的症状。有些宝宝经常吐奶,甚至刚吃完奶就全部吐出,人也渐渐消瘦。孩子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患有医学上所称的胃食管返流症。

正常情况下,食管下端括约肌保持一定的张力,形成一个高压带,将胃和食管分隔开来,阻止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而且食管的蠕动波还能将返流物推回胃中。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食管下端括约肌还未发育完善,张力较低,待到5~7个星期后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抗返流屏障,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完善。此外,婴儿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到咽部的距离相对成人为短,卧位时间又较长,哭闹时腹压大升高。如果喂养不当,吞气过多,引起胃扩张,就容易发生胃食管返流。

婴儿胃食管返流症有四大症状,即吐奶、体重不增、出血和肺部症状,其中以吐奶最常见。据统计,几乎有2/3的病孩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反复呕吐,随年龄增大而加重,发展到后来,甚至每次喂奶后都呕吐。呕吐多不费力,非喷射性,但也有部分病孩为喷射性呕吐,平卧位和嗳气时更容易发生。有的孩子不喂奶时也常吐奶。

反复吐奶,会引起营养不量,体重不增或下降。由于胃食管返流,胃酸等腐蚀食管黏膜,还可造成食管炎,甚至引起食管黏膜血管破损、出血。此外,胃食管返流时,若胃内容物误入气管则可引起肺部反复感染,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因此,应根据婴儿胃食管返流的不同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楼上都是庸医啊,谁都不要信,直接去医院儿科找大夫。

这两种药对婴儿的肝肾功能都有很大影响,建议不用。
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哺乳方式。哺乳时不要让婴儿平躺,头、肩位垫稍高点。因为初生儿的胃基本是水平的,回奶很正常,但注意,回奶时要将他的头部侧向一边,以免呛入气管窒息或引发呼吸道炎症。
拍背时注意不能用整个掌心拍,而是要用“空心掌”,由下往上轻轻拍。
水样大便很不正常,一定要去医院化验的。
随着回奶次数增多,胃会渐渐撑大,婴儿的食量会渐长的。

你小孩还太小,应该是一岁以下吧,一般情况下不宜用这些药的.吐奶几乎是每个宝宝都要经历的阶段,因为宝宝的胃程水平状,开口松而出口紧,一不注意胃容物就会倒流出来,但频繁吐奶就不正常了,要到医院去看看.平时给宝宝喂奶时,一定要注意让奶液充满整个奶头,如果是母乳喂奶的宝宝,要让宝宝用正确的姿势吮吸,即含住妈妈的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