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688周年邮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1:56:25

首先我更正你一个错误,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1405年7月11日,今天是2009年2月24日,还不到604年。还有你是问邮票知识还是价格。

    就有票知识来说:此套邮票无疑是一套历史题材的纪念邮票,全套邮票有3枚,另有一枚小型张,小型张表现了郑和下西洋的浩荡船队,3枚邮票分别描绘了郑和像、睦邻友好和科学航海,而热爱祖国这一主题则贯穿于整套邮票。在艺术处理及表现手法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中国传统木版画的艺术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意识及设计理念。在尊重和参照有关历史文物及图像的基础上,其画面的构图、造型和色彩处理则力求作到单纯、简洁、明快,又具有设计感和装饰性。

    "郑和像"这枚邮票的郑和形象则直接采用了明刻本《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郑和绣像,之所以如此而没有将他设计成一个英武而历经沧桑的航海家,是考虑到郑和的原本社会身份及该郑和绣像所传达出的祥和慈善,与他作为一个友好使者的身份很贴切。其身后的背景则参照了明代北京皇宫城图。

    郑和七下西洋历经三十余年,途经三十余国,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有27000余人、大小船只二百余艘。在15世纪,如此浩荡船队远航无疑是匪夷所思,即使今日也是惊人的壮举。在邮票中去表现这一壮举更是艰难。我只能摘取片段,从中以小观大。因此,小型张则是通过满幅画面中彩带飘扬的船队去表现这种壮观景象。在船只的设计上参照了郑和宝船模型及有关明船的历史资料。其上方的日月图既为表现郑和七下西洋的漫长历程,又增添了画面的设计感和装饰性。

    中国海船的水平在唐末就开始领先国际,11世纪我们就开始使用罗盘。罗盘则是郑和能够完成下西洋的重要条件之一。“科学航海”这枚邮票所表现的内容和参照资料既为明代水罗盘及郑和下西洋所绘《牵星过洋图》。而"睦邻友好"这一主题则是通过海外为纪念郑和而修筑的庙宇来表现。邮票从中选取了马六甲青云亭、泰国三宝垄三宝公庙、马来西亚槟城三宝宫前牌楼。背景衬以折页式的《郑和航海图》。

    而对于邮票的价格